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住皖政协委员有话说
来源:江淮时报 2023-03-05 20:02:09 责编:奚正喜 陈维庭 何怀光

  2023全国两会

住皖政协委员访谈


发展数字农业 赋能乡村振兴

——访住皖全国政协委员聂磊

  “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发展和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有效引擎,可以全面推动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2月26日,在开往北京的高铁上,住皖全国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聂磊正忙着修改打磨他的几件提案,其中一件的主题就是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今年已经是一号文件第六年提到数字乡村建设问题。这给了聂磊很大的启发。他告诉记者,“发展数字农业,加速推进信息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生产与农产品高效流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还可以提高农业经营效率、优化乡村生态环境、提升乡村综合治理能力,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为此,经过深入调研后,聂磊建议,大力推进数字农业创新发展,要完善数字农业法治体系,推进数字农业发展法律制度的系统化,形成“基本法律规范+配套法律规范+专项法律规范”的完整制度体系。同时逐步完善服务本地数字农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为推动数字农业领域执法、司法、守法机制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建设数字农业示范园区,有针对性地聚焦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以县市区为基本单元,扶持数字农业市场主体,建设数字农业示范园区。”聂磊认为,要建设全国数字农业政务信息平台,实现信息数据的实时共享、汇聚治理、决策分析,将数字农业发展融入区域重大战略,加强区域间数字农业对标建设。

  “发展数字农业助推乡村振兴,资金支持是关键保障。”聂磊建议,要加强数字农业资金扶持,优化金融服务支持。各级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加大对数字农业专业运营、关键装备技术的财政支持。设立专项基金为数字农业提供稳定资金,发行数字农业专项债券,聚焦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改造、数字农业新基建,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除了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全国两会期间,聂磊还准备就扎实推进人才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以及加快推进淮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几个方面提出提案。作为一名新任全国政协委员,聂磊说,“委员,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在接下来的履职时间里,会充分利用政协委员的身份积极建言献策、履职尽责,发出更多安徽好声音。”

           



支持科创企业创新发展
——访住皖全国政协委员严建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月23日,住皖全国政协委员、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建文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推动科创企业创新发展,我准备在今年两会上,就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加强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提出建议。

  作为新任科技界别全国政协委员,严建文一直对科创企业创新发展十分关注。他认为,“科创型企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技术核心竞争力的表现。科创型企业的数量、活跃程度、行业分布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科技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目前我国部分科创企业在经营能力上大都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渠道拓展和市场开发上过于乏力,部分科创企业经营成长周期长,容易夭折。”严建文在调研中发现,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是当前科创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严建文认为,加快科创型企业创新发展,要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构建科创企业发展国家战略,从国家层面重视科创企业的培育和壮大,各部委形成统一合力,从机制、体制上重视创新型企业产业与人才的健康发展。

  严建文说,促进科创企业创新发展要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部分面向市场化的应用技术创新,采取由企业基于自身需求和市场需要自主申报创新项目和类型,政府根据评估结果予以资金支持或根据企业创新实践成效以奖补的方式支持,切实加强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

  严建文还建议,引导科技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化的信贷管理制度和监管、考核机制,鼓励金融机构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金融交易方式、数据处理和信息共享的方法与模式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他建议要深化科教融合,开展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加快基础性学科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增强科技创新活力。

            



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访住皖全国政协委员徐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科技自立自强。”2月17日,住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高级专家徐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连日来,徐晋和团队一直处于忙碌状态,经常刚从外地出差回来,顾不得休息,就与大家开展项目讨论,就一些关键问题反复进行仿真、测试和验证,一干就到深夜。这是他的工作常态。作为一名新任的全国政协委员,徐晋最近还在忙着充实、打磨他的第一篇提案。

  长期致力于雷达系统技术研究的徐晋,深知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多年来,他带领团队通过将先进处理算法与雷达技术相结合,先后完成了多型新型雷达装备研制,推动了我国防空预警装备体系建设,在我国新一代防空预警雷达领域具有突出贡献。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作为一名深耕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徐晋见证和经历了国家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

  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为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难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徐晋准备围绕芯片科技攻关提出建议。

  “作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和自豪。对我来说,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徐晋表示,在今后的履职工作中,会加强学习,通过委员读书、会议调研等多种平台,积极向老委员们学习,进一步提升自身履职能力和参政议政水平。同时结合自身科技工作实际,多调研、多总结,就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积极建言献策,认真履职尽责,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文/图:江淮时报全媒体记者  王悦 侯宗刚 袁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