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籍著名学者方铭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安徽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四、五、六届理事,安徽现代文学会会长,安徽散文学会会长。他1934年生,是从我们家乡走出去的优秀文化人。
方铭先生著述等身,学术方向贯通古今,专著有《方铭文集——文学的鉴赏与评论》《鲁迅论文学艺术》《文学成才之路》《现代文学作品教学必读》《现代散文选析》《明清散文选析》等20多部,编辑有《新大学语文》《茅盾散文选集》《苏青小说集》《朱湘全集》《蒋光慈全集》《蒋光慈研究资料》《金瓶梅资料汇录》《现代散文精品》《现代杂文精品》《现代诗歌精品》《现代诗体小说精品》《台港文学精品选》等30余种,论文有《论桐城派》《论鲁迅小说的思想深度》《现代散文理论建设》等100余篇。
1978年,他受教育部邀请赴京,作为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的18部书的审稿人,与周扬、夏衍等一起列名于书。1979年,他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通知再次赴京,受委托成为“六五国家项目”《现代作家作品资料丛书》编委。1981年,他受中共中央宣传部邀请作为安徽省代表参加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大会。
我从未拜见过方铭先生,却多有联系,深受关怀和教益。
历史大转折年代,我在牡丹江林业师范学校任教,适应新的形势,我自编教材《现代文学作品分析》《现代文学作品分析续编》两种;内部出版后,挚友、昔日大学同学吴功正在母校南京师范学院编印发行的《文教资料简报》上做了介绍。方铭先生见之,给我来信,寄赠他的《现代散文选讲》,信中还引用了《诗经》中的诗句“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表示求交换,联系。这位大学教师的友善和看重,使我受宠若惊。
冬天我返乡,将这事告诉了父亲;父亲立即说,这位方铭是东台人。我又寄信方铭先生询问求证,果真如此。方铭先生还在回信中引用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诗句“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感叹时光流逝,表达乡恋乡思乡情。后来在一次电话聊天,他说他同我家还沾亲,并说少年时还随长辈去过我家。
我考取新时期首批研究生后,致信给方铭先生报喜;先生热情示贺,勉励我致力于鲁迅研究,有所成就。我购买了一套几十本的《现代作家作品资料丛书》,发现方铭先生在编委之列,甚为惊喜,写信祝贺他的成绩和荣誉。我研究生毕业论文决定研究《野草》,方铭先生这位散文研究大家很为赞许,他说《野草》是中国现代散文诗奠基和开创之作,是经典,前无古人后启来者,比起尼采、波特莱尔、屠格涅夫、泰戈尔的散文诗,也毫无逊色。待我快毕业时,他还希望我去安徽大学工作,虽未果,但我心存感激。
我的小表弟在部队服役,驻合肥,有意提高文化程度。我让他去面访咨询方铭先生;先生亲切接待,予以热情指点。小表弟说:“这位大教授真平易近人,像邻家叔叔。”
我每有著述,便寄赠方铭先生;先生总是回信赞许、鼓励。本世纪初,方铭先生给我来信说,他同复旦大学陈鸣树先生有一选题:“鲁迅的人生智慧”,一直未做,希望我来实现,并说我正是出成果的最佳时期。正好河南人民出版社编辑蔡瑛先生来大连组稿访我,席间我谈到这个选题,他高兴得一拍桌子:“太好了,搞定!”后来成书时改题为《鲁迅的智慧》。本书分为“人格篇”“世故篇”“谋生篇”“情感篇”“生命篇”等五章,较全面地描绘了鲁迅的智者风采。我在本书“后记”里叙述了方铭先生对我的长期关怀和鼓励。2004年本书出版后,我第一时间寄赠方铭先生,先生非常欣慰。这本书,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先生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书评《愚公原来是智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符杰祥先生发表书评《回到鲁迅》,蔡瑛先生也发表书介《发现鲁迅的秘密》。
后来,我同方铭先生做了一次长时间的电话聊天,我们谈家乡东台的风光人情历史现状,谈鲁迅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及教学,谈学界人和事,谈家族和家庭,甚是畅快。最后,方铭先生邀我去合肥观光,并说住宾馆太破费,让我住在他家里。我好生感动。
方铭先生对我的关爱,有着浓烈的乡情,更有着前辈学者奖掖后进的风采,彰显了里下河地区民众厚情重义的精神基因和中华知识分子诲人不倦以文脉相承的传统美德。
【作者简介】王吉鹏:东台籍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鲁迅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