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
来源: 2023-08-15 16:58:14 责编:何怀光 朱磊

“让想念书的孩子有书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成人成才。”这是望江县政协委员、望江县文凯学校党支部书记、关工委主任汪毅办学的初衷。多年来怀着这份初衷,他孜孜以求,一直无私地将自己的爱奉献给了一个个渴望上学的孩子。

让关爱成为定律

在汪毅看来,关心教育好下一代,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工程,是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

在汪毅的主动关心下,2004年学校便成立了“留守学生工作站”并亲自任站长。2008年成立了以董事长为主任,副书记、副校长及“五老”为成员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定期召开行政会及关工委工作会议,研究措施,落实任务,协调校党政有关部门及关工委成员,积极关心支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

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对青年一代会起到很好的潜移默化作用。为此,校关工委积极谋划,学校不仅建有标准化的图书阅览室,办起了校园网站、文凯校报,设置了各类宣传栏、文化墙、文化走廊、文化灯箱等,还兴建了二十四孝石刻、爱心亭、智慧塔、大度山等。让墙壁说话,让建筑有声,让花草传情,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感受关爱,接受到文化熏陶和人文教育。为引导青少年学生明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汪毅集几十年的红色收藏于一体,先后投资100多万元专门建起了面积达500多平方的党性教育馆和长达800多米的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教育文化墙,不仅让在校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觉接受红色文化洗礼,也为校园周边的企事业单位及学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红色教育课堂,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IMG_20221211_163912

给留守学生集体过生日

让关心成为常态

思想支配行为,行为改变思想。为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汪毅一直倡导学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增强思想教育的渗透力和引导力,让每一个活动都成为净化学生心灵、放飞学生梦想、启迪学生智慧的教育课堂。学校每周一都举行升国旗仪式,让每位老师和学生在国旗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每年4.21渡江纪念日,都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带着花篮前往渡江战役烈士陵园,凭吊革命先烈,让学生心灵深处增添对先烈的敬仰,对党和祖国的热爱。

为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他要求学校在上好日常思想道德教育课、开设好德育辅导班的同时,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思想动态,通过开展文艺汇演、寝室设计评比、艺术画展等学生社团活动,来发现发展学生特长,成长成就学生专业。学校先后开办了音乐、美术、传媒、体育、舞蹈、书法等高考兴趣班,让许多文化课升学无望的学生圆了本科院校的梦想。

为传承孝爱,感恩社会。每年重阳节,汪毅都亲自谋划、亲自邀请县内一些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等到学校欢度重阳,一边让他们给同学们讲党史、国史、教育史、家乡发展史及先进模范人物事迹;一边组织学生为这些爷爷奶奶献歌献艺送上节日的祝福,并让学生们走近老人身边,为他们端茶送水,嘘寒问暖,帮助老人捶背、揉肩,与老人们一起用餐,一起过节,既让老人们感受到节日的快乐,也让学生们体验并传承着孝爱。

凉泉乡残疾生

C:\Users\1\Desktop\微信图片_20230725181544.jpg微信图片_20230725181544

与特困学生爱心交流

让关怀成为永恒

留守学生备受社会、学校、家庭关注。汪毅用心用情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他说:“人无全才,人人有才,取长补短,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成人成才。”“教育不是产业,而是事业;办教育要有爱心,要有情怀”。

为此,他时刻牵挂着这个群体,在他的指导下,学校成立了留守学生工作室,为留守学生建立了档案。校党支部还安排党员教师根据所授课程和年级,分别兼任各年级留守学生的辅导员,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学校党员干部除了关注留守学生学习,更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学校每年都要为留守学生举行集体过生日活动,每个班级都要举行“关爱留守学生,将爱进行到底”主题班会,尤其是每逢端午、中秋等节日,汪毅都会与“留守学生”一起聚餐,每年为留守学生举办生日聚会,吃蛋糕,话理想,和远在外地的父母视频通话,让学校的留守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凯大家庭的温暖。

多年来,汪毅从不放弃一个学生,挽救了一批又一批孩子,拯救了一个又一个的家庭。他将“爱心、智慧、恒心、大度、感恩”写进校训,每年拿出四十万元,资助留守学生、贫困学生、孤儿、单亲家庭及残疾学生,主动帮扶贫困家庭,积极落实关爱行动,解除贫困学生后顾之忧,为他们点燃了生活信心和学习勇气。

为让每一位贫困生都能念上书,他每学期都让学校教职工认真做好摸底排查、登记录入等工作,做到贫困学生一个不漏,困难家庭一个不缺,并适时组织教师上门家访,真实了解每一名贫困生的家庭情况。目前,学校有建档立卡在校贫困学生156人,学校在对他们减(免)学费、伙食费的同时,还对89名特困学生进行了资助,资助金额共计 12.78万元。确保每一名贫困生不因贫困而辍学。 据不完全统计,十几年来,汪毅及学校累计资助在校贫困生近千人,累计金额达380万元。

一枝一叶总关情。办学20多年来,文凯学校先后为社会培养了7000多名合格高中生,为高等院校输送了6000多名优秀学子,为700多名文化课高考无望的特长生找准了自己的发展路径,圆上了大学本科的梦想。学校因此多次获得高考进步奖、成果奖,并被授予安庆市优秀民办学校、望江县文明校园、绿色学校等荣誉。

(江兴旺、王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