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植根于这块红色热土的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始终坚持“红色立院、红色兴院”的指导思想,深入研究红色历史,精心编写红色课程,建立专门红色教育宣讲团,主动走出院门、开展红色宣讲,努力让“金寨红”红耀江淮。
主动走出去
深入第一线
金寨干部学院选派19名骨干人员担任全县33所学校的革命传统教育副校长,积极开展送红色基因“进校园、进乡村、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军营、进网络”活动。2021年以来,他们和红色教育宣讲团成员一起先后深入到梅山一小、梅山三小、金寨县金江实验学校、天堂寨初级中学、青山希望小学等100多所学校,斑竹园镇万河村、白塔畈镇大岗村、长岭乡长山冲村等100多个基层单位,开展红色宣讲近300场(次)、直接听众约2.8万人(次)。在金寨大地上,山山岭岭留下了他们开展红色宣讲的足迹、乡乡镇镇回响着他们开展红色宣讲的声音。
宣讲多形式
“屏幕式”宣讲。金寨县政协委员、高级讲师陈仁喜通过安徽广播电视台《小孩很忙》栏目,向广大观众宣讲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史;胡遵远应邀走进“安徽文博讲堂”,通过新华网向全国观众宣讲大别山精神,在线人数高达39.5万人(次)等。《安徽日报》《江淮时报》《皖西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艺术式”宣讲。通过拍摄制作红色微视频、微党课等方式,将红色宣讲艺术化。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拍摄制作了20多部红色微视频、微党课。其中,熊杨燕的《立夏烽火》、余静的《红歌嘹亮颂英雄》等作品被安徽先锋网选用;王凤霞的《一张烈士证》在安徽省庆祝建党100周年原创精品短视频征集评选中获二等奖。
“参赛式”宣讲。积极组织学院教师参加鄂豫皖三省及本省、本市组织开展的各类红色宣讲比赛。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王凤霞、周宇分别获“中广核杯”大别山红色故事宣讲比赛二等奖、三等奖;石志丹获六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讲解员大赛一等奖,邓荣丽、石志丹获六安市共青团系统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竞赛一等奖。
“现场式”宣讲。充分利用金寨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资源,把来院参加培训的广大学员集中组织到红军广场、立夏节起义旧址、汤家汇红色小镇、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等几十个现场教学点进行实景教学、开展现场宣讲。
成绩结硕果
在红色研究方面,先后编纂出版了《将军县的红色纪事》《将军县的红色故事》等8本红色书籍,其中,《将军县的红色记忆》《将军县的脱贫攻坚》获全省党史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红色家风代代传》获六安市社科三等奖。每年在各种有影响力的报刊上发表宣传金寨红色文化的文章。
在红色课程方面,王凤霞的《红色金寨铸就红色精神》获中组部“精品网络课程”称号、《红色金寨树丰碑》获全省党员教育“精品党课”称号、《蒋光慈革命文学及其时代价值》获全省党校系统精品课程称号、《弘扬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获安徽省社会主义学院优秀成果奖;周宇的《丰碑永铸颂英烈》获全省党员教育“精品党课”称号、《赤色邮路 两封家书的故事》获全省“展现新状态 奋进新征程”精品党课称号;石志丹的《信仰如炬 初心如磐》获全省“思政公开课”二等奖;陈仁喜的《红二十五军的历史功勋及启示》获全省党校系统教学比赛三等奖。
在红色宣讲方面,胡遵远被评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周宇获全国“英烈讲解员大赛”一等奖、陈仁喜被评为全市“优秀青年宣讲员”。
红色宣讲工作激发了大家的干事热情,锻炼了教师队伍、扩大了学院影响、树立了老区形象。
(胡遵远 陈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