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特色产业铺“红”乡村振兴之路
来源:金安区政协 2023-10-12 15:29:40 责编:曹昱 王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兴战略。乡村要想振兴发展,产业必须兴旺。因此,要创新发展模式,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一、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

乡村实现振兴发展,达到全面小康,关键不在于乡村振兴做得好的典型村庄,而是在于“短板”村庄。这些村子往往缺乏资源、地理位置偏僻、资金不到位、劳动力水平低下。这类村子不具备发展条件,要想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较为困难。而且村民的文化水平较低,自主经营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把农民聚集起来,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统一的经营管理和专业的技术指导,提高产能产量。金安区晁仓村发挥党建引领优势,探索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以晁仓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载体,并实行支部领办、党群共建、抱团发展、规模经营。通过“村两委牵头+股份合作+自主经营”的模式,以晁仓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载体,一是发展稻虾种养为村集体主导产业;二是开展股份合作;三是开展农机服务壮大村集体经济。

二、龙头企业带动,振兴乡村产业发展

龙头企业带领农户发展产业,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发展模式,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于单一的发展模式,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比如,可以打造“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晁仓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稻虾综合种养为品牌,打通优质米晁仓村稻虾米网络销售渠道,推动“土地整合利用—农作物规模种植—农产品销售”的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模式。通过村集体自主经营的方式,稻虾田的成本降低了,收入变高了,已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稻虾 600 亩,激发了晁仓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三、争取资金立项,用足政策求振兴 

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一是扩大稻虾种养面积,打造标准化稻虾养殖基地,今年以来,稻虾已为晁仓村增收约20余万元;二是利用项目资金,购置挖掘机、旋耕机、收割机、物流车辆等农业机械,出租给当地的种植养殖大户,为晁仓村每年增收20余万元;三是提供农机服务,通过对村各类人才的培育摸排,在经过系统培训使他们成为专业的农机手、无人机操作员等,为本村村民提供低于市场价的农机服务,如土地旋耕、水稻收割等。

金安区晁仓村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建强组织堡垒作为发展动力,充分发挥镇、村、组三级党组织引领作用,培养一支能够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明白人、带头人”队伍,全面发力,催生多种发展模式,带领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