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7日,“Tech 7创新者项目路演(第6期)”活动在合肥顺利举办。作为“Tech 7创新者”系列会议之一,此路演次活动旨在让原创硬科技项目发声,并链接科技、投资和产业界人士,为优质科技项目落地搭建交流管道,助力跑好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创新的“两个一公里”。
“衬底材料是决定半导体器件发展的核心之一,技术壁垒高、利润高、竞争小,是“卡脖子”产品。”高品质化合物半导体衬底供应商项目创始人庞昊介绍,碲锌镉衬底是红外探测领域、医疗检测领域产业链的核心材料。在红外探测领域,2018年起国内碲镉汞探测器需求持续激增,拉动碲锌镉衬底需求持续增长。2022年国内碲锌镉衬底市场约10亿。在医疗检测领域,碲锌镉作为新一代光子计数探测器的核心材料,将带来百亿级市场。由于碲锌镉晶片材料涉及国防,国外发达国家限制碲锌镉晶片材料以及原材料对我国出口,因此我国碲锌镉晶片材料行业发展速度缓慢,尚未实现规模化生产,未来我国碲锌镉晶片材料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作为重点高端科研装备,2018年与光刻机并列,被国家列入35项卡脖子技术之一。”新型台式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项目总经理方小伟指出,SEM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业开发、(第三方)检测等领域。国内市场规模约50亿,国外品牌占据90%市场份额,国内品牌目前聚集在低端产品部分。随着国内科研和产业水平升级,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状态,总规模预期数年内达百亿以上。电子枪是SEM的信号源,是SEM的核心部件,电子发射技术是SEM的核心技术,对设备性能有决定影响,SEM设备的代际一般用电子发射技术的代际来区分。技术每提升一代,性能将提升十倍。目前国产电镜技术水平主要停留在第一代热发射,第二代热场发射技术国外占据绝对优势,第三代冷场发射技术被国外垄断(日立),第四代纳米线冷场发射电镜则具有亮度高、单色性好、体积小巧、高性价比易维护等多项优势。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公认的最具前景的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技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材料的产业化项目负责人表示,其与晶硅类电池相比具有转换效率高,且效率提升速度更快,原材料易得且制造产业链明显缩短,生产成本更低的明显优势。基于有机-无机卤化物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器件中,鉴于钙钛矿本身有限的空穴传输能力,在钙钛矿与电池之间插入一层空穴传输材料是必不可少的。CuSCN(硫氰酸亚铜)作为空穴传输导体材料它在空气中最稳定,而HOMO能级也是最理想材料之一。硫氰酸亚铜应用市场广阔,全球预计每年船舶防污材料对其需求量约3000吨,农药农业添加剂对其需求量约2000吨,钙钛矿及新型导体材料全球预计每年需求量在7000吨(按100GW算),市场规模共计可达9.6亿元/年。
“数字时代,射频器件是无线通信发展的基石。”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项目创始人盛亮表示,微波射频电路,是构成通信系统与广播电视系统、卫星通信系统与雷达等电子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好坏直接决定电子装备的技术先进性与整体性能。小型化、轻量化、低功耗、高性能、高频率、高带宽、高可靠性,是微波射频电路不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中美战略竞争的背景下,国产射频器件及模组的技术升级迫在眉睫。此外,在移动通信市场,随着5G宏基站与小基站的市场规模扩展,对于射频器件的需求激增;在广电市场,为5G建设铺路,中国广电已紧急启动无线电视信号发射机移频工作,电视信号发射机面临射频模块升级。在车联网、铁路专网、电力专网等其他专网市场,射频器件也无处不在。
座谈期间,中科院合肥分院、创谷资本、合肥创新投、兴泰金融研究院等专家、瑶海区直部门代表围绕核心技术、行业竞品对比、发展前景、投资价值等多个维度,与4个科技项目团队代表进行交流讨论。
此次活动由中共瑶海区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合肥市瑶海区科学技术局指导,合肥物联网科技产业服务管理中心、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安徽长三角数据感知与治理研究院、合肥瑶海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合肥市瑶海区长三角科技战略研究院、合肥市投资基金协会联合承办。
(合肥市瑶海区长三角科技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