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胡巷小学资产盘活了,建成了乡村振兴产业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实现营销收入200万元,年上缴租金29.4万元,解决周边群众40余人就业。”肥东县张集乡党委副书记王磊指着大棚里的长势喜人的蝴蝶兰如是说,“该项目主要利用原胡巷小学12亩闲置土地校舍,筑巢引凤,与安徽森升花芝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将旧校舍改造后进行生产高端园艺花卉,目前首批温控大棚已投入生产。”
图为肥东县张集乡胡巷社区乡村振兴生产基地
张集乡党委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立足乡域资源优势,构建“党委搭台+支部服务+公司运作+群众参与”模式,多举措盘活闲置低效资产,积极拓宽国有资产收益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党建+”引领,激发闲置资产新动能。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站所负责人、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闲置资产盘活领导小组,把盘活闲置资产作为管理国有资产的“方向盘”。统筹制定盘活工作方案和任务清单,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确保资产盘活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摸清家底,让“资产”变“资源”。在全乡范围内按照房屋构筑物、土地等四大类资产对国有资产逐项清查和勘核,将全乡16所闲置中小学根据实地情况建好闲置资产管理台账,登记在册,制定方案,为后期盘活资产作准备。
利用现有校舍资源,改造成党群服务中心。积极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工作,共利用陈大户小学、王大清小学等8所闲置小学改造刘桥社区、薛桥社区等8个党群服务中心,解决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群众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
招商引资,让“包袱”变“财富”。通过招商引资将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企业、优质项目请进来,让闲置低效资产“活起来”,其中胡巷小学、赵山小学等3所小学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出租给个人和企业,预计每年可增加收入30.3万元。
(丁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