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区域优势 发展特色农产品
来源:江淮时报 2024-09-03 15:57:21 责编:周晓东 刘鹤

铜陵市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发展优势,在农业项目上招大引强,推动“七个一”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但知名度和总体竞争力还有待提升,需要进一步充分挖掘与产品关联的地域特质、习俗文化、历史传承,讲品牌故事,打造品牌特色,提升品牌附加值。

品牌就是竞争力,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是促进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是农产品实现市场价值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铜陵市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发展优势,在农业项目上招大引强,推动“七个一”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多措并举,创新培育模式,谋划做精做强,品牌优势效益不断显现。

但从目前看,铜陵市“七个一”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相对较少,市场占有率低,知名度和总体竞争力还有待提升,具体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品牌意识不强。一些农业生产者经营的核心不是品牌而仍然是产品,农产品大多数没有商标,品牌保护意识不强。二是经营规模不大。经营分散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标准化水平较低,生产经营主体实力不强,导致农产品深加工滞后、链条短、附加值低,产品营销网络不健全。三是要素保障不力。创建、培育、扶持农产品品牌的政策还不够稳定完善,资金投入不足,农技保障不够有力,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品牌建设意识

一是提高认识。树立“有品牌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效益”的经营理念,通过提升农产品整体形象、整体竞争力来赢得市场青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积极创建。积极组织和鼓励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和品牌创建工作,通过多种措施鼓励农业经营主体积极申请注册商标和质量认证,创建自己的品牌。三是加强宣传。围绕铜陵市“七个一”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强包装、扩大宣传、大力推介,充分挖掘与产品关联的地域特质、习俗文化、历史传承等,讲品牌故事,打造品牌特色,提升产品品牌的附加值,不断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认真开展研究,补强生产经营不足

一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明确“七个一”特色产业区域布局、发展定位和目标市场,建设精品农业基地和优势产业带,构建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农业品牌体系。二是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品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做到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都有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实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三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严控标准、互惠互利”原则,发挥行业协会组织协调作用,吸纳生产经营同类农产品的基地、加工企业和营销大户等主体加入,建立品牌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利益共享做大企业品牌。

破解要素制约,加强品牌保障能力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积极探索“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品牌培育和运行机制,建立农业品牌发展政策激励机制,支持品牌创建、品牌认证、质量提升、技术创新、品牌宣传推广等农业品牌培育工作。二是推进科技兴农。加强优良品种的引进,应用先进技术,健全农技服务网络,着力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增值能力。三是加强执法监管。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有效打击各种假冒伪劣、破坏品牌建设的行为。四是加强保险保障。通过“农业保险+”为产业提供“融资金、提效益、增保障”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服务农村新业态。聚焦种植风险,开展“七个一”特色农产品保险,加强保险产品创新,推动价格保险落地,帮助农民分散风险、稳定收入,提高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聚焦品牌保障,为品牌企业提供食品安全责任险、品牌产地溯源保险。同时,积极推动“农业保险+信贷”模式,解决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

汪妍  铜陵市政协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