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升大黄山文创产业能级
来源:江淮时报 2024-09-25 11:27:22 责编:周晓东 刘鹤

大黄山不仅自然山水冠绝天下,四市文化底蕴深厚、体系完善、特点鲜明、璀璨夺目。黄山市的徽州文化(徽学),包括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州建筑在内,是国学三大地方学科之一;池州市的佛教文化、傩戏文化、民俗文化独具特色;安庆市的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文化交相辉映;宣城市的文房四宝文化、徽文化、诗歌文化并存共荣。但纵观四市,仍存在文化业态单一、文创产品匮乏、文化精品不多、文化创新力不足等问题。为更好地打造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创新高地,赋能大黄山文旅融合发展,建议:

一、加强资源挖掘、数据分析,提高文创产业市场把握能力

把握推进文化强省建设重要机遇,深入挖掘区域故事、文艺、名人资源,对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演绎和诠释,为文创产品开发设计提供源头活水。通过对搜索引擎、旅游App、旅行团、景区、文化类网站和短视频浏览量进行全样本分析和海量数据挖掘,分析公众对大黄山各景区及文化元素的关注程度,分年龄提取偏好与特征,为文化创意细分市场提供用户画像。通过大数据关联性分析、指数化导向和层次化建模,建立四市文化数据指数矩阵,分层别类计算评估各文化IP和相关衍生品价值,科学预测发展趋势、精心打造文化热点。同时,要立足更为广阔的时空、更加广泛的文创从业主体和受众,准确把握大黄山全新大IP的目标定位,强化“烟雨大黄山、心灵休憩地”的品牌形象。加强全产业链研究,进一步明晰大黄山文创产业市场和供给、挑战和机遇、优势和短板,为文化投融资机构和内容生产商提供决策依据,形成高密度的文创价值内核、高纬度的产业体系。

二、强化业态融合、科技赋能,提高文创产业创新发展能力

发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在文创产业品质提升中的关键性作用,通过互联网文娱平台、智能可穿戴设备、数字出版等科技手段丰富文创产品种类,增强视觉化、沉浸式体验,促进文创与旅游的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聚焦文学创作、影视制作、动漫设计、游戏电竞、文化艺术作品创作交易等领域,打造更多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支持政策,开展文创行业双招双引,发挥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作用,用心培育文化艺术底蕴深厚、市场洞察力敏锐的文创策划运营企业。坚持独具特色、彰显徽风皖韵的内涵式发展方向,积极推动文创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用生产力管控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组织运行效率,深入推动文创产业链条的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挖掘、整合、重塑大黄山文化资源,塑造一批具有强劲市场竞争力的文创品牌。

三、深化集成协同、交流互鉴,提高文创产业传播影响能力

在遵从市场规律、立足行业禀赋、依托现有产业的基础上,抢抓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和中部崛起战略,促成大黄山四市高端文化产业间的集成协同。规划建设跨区域高端文化产业带、优势文化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辐射国内外的数字文化产业中心,推动大黄山文创产业与现代商业、社交产业、智慧教育等产业的协同融合发展。运用数据研究、阶段传播等方法,对文创企业输出国内外市场的“秀美皖南山川”和“大黄山故事”提供数据支撑和内容引导,强化大黄山品牌的全球化、区域化、分众化表达。在打造传播大黄山文化阵地上,要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资源、内容上优势互补、相互赋能的传播合力,多模态、场景化、沉浸式持续用力。树立全球化视野,举办大黄山文化论坛、学术研究会、文创非遗展览等系列主题活动,为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汇智聚力,促进大黄山系列文创品牌享誉全国、走向世界。

(作者为致公党安庆市委会  张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