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夏日,仿佛比往年的夏天要更热烈更长一些,阳光炽热而光亮,早晨的每一缕光线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8月30日上午,市政协机关党支部以“学回信 感党恩 勇担当 齐奋进”为主题,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党日活动。
我们一行人穿过老街,一马路的喧嚣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河街旁那栋庄严的徽派建筑。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是岁月长河中一座永恒的灯塔。“黄山好人馆”,几个大字熠熠生辉,映入眼帘。馆名的上方,一个独特的logo引人注目。那是一幅黄山枫叶形的地图,巧妙地在其中镂空设计了一个“好”字,既展现了黄山的自然之美,又寓意着好人遍布黄山大地,金属的质感,如同一片火红的枫叶,点缀着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我心中不禁赞叹:“好人遍布黄山大地,真是好巧妙的设计心思。”
随着同伴的步伐,我迈进了黄山好人馆。2022年8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的重要回信在一楼展区特别醒目。回信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震撼着我们。李培生、胡晓春,这两个名字,连接着“中国好人”,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在黄山之巅熠熠生辉,他们的故事,是平凡中的伟大,是坚守中的奉献。
李培生,黄山之巅的“蜘蛛侠”,二十余年如一日,用绳索和汗水守护着黄山的壮丽与安宁。他的身影,在悬崖峭壁间跃动。胡晓春,迎客松的“守松人”,他以树为伴,以山为家,用十几年的坚守,诠释了责任与爱。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汗水浇灌着这片土地,用爱心守护着这片山林。他们的身影,在晨曦与暮色中交织,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成为了黄山最美的风景线。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中强调的真善美与正能量,是我们时代的精神坐标,也是我们前行的灯塔。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嘉许,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在回信中,总书记对李培生、胡晓春无私奉献精神的赞誉,更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深切期望,仿佛在说:“无论身处何方,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心怀善意,勇于担当,就能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凡的业绩,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坚实的足迹”。
穿过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文化墙、黄山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区,我们踏上二楼,道德模范展区、身边好人展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展区依次呈现。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他们有的曾在新闻报道中见过,有的则是身边的政协人,他们的事迹同样如同山间清泉,甘甜清冽。
程开甲,2019年9月获敬业奉献类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这位被誉为“中国核司令”的物理学家,亲手书写的“我是徽州人”背后,还有一段徽州寻根的故事。2016年,在黄山徽学专家及社会人士的支持下,认为其祖籍为绩溪仁里村程氏“洛源堂”,其祖父程敬斋,为休宁汊口“崇基堂”人。为此,他亲笔写下“我是徽州人”,表达了对故乡的眷念,并托人送至徽州。
程道德,“三诺”无私助力休宁徽文化发扬光大,获评为第五届诚实守信类安徽省道德模范。先生的“三诺”内容是:一诺捐出自己珍藏的二十余份科举文物,帮助修建“状元博物馆”;二诺将他节衣缩食收集的200多件科举资料捐给状元博物馆,用以设立“清代科举文化馆”;三诺在徽州博物馆举办囊括了近代百余所高校二百余名校长之翰墨的《学人风范》专题展览。先生“三诺”的故事,在徽州的另一所乡愁博物馆展现的更为生动。先生的第三诺,是在黄山市政协的推动下践诺的。那是2015年9月28日,在徽州博物馆《学人风范》——中国近现代大学校长遗墨展如期开展,展品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百余所中国高校二百余名校长之翰墨,是程道德35年呕心沥血寻访的文化藏品。
我还看到了李济仁、张舜华夫妇的感人事迹,单位组织活动曾多次到访过他们歙县定潭的老家。张舜华是新安中医“张一帖”第十四代传人,是远近闻名的女大夫。她医德高尚,无论病人在何地,无论白天黑夜,都是随喊即到,一心赴救。张舜华的丈夫李济仁,是首届国医大师。夫妇二人早年响应国家号召,将“张一帖”祖传秘方无偿献给了国家。2010年“张一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4月,张舜华荣获“新安医学终身成就奖”,同年当选为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她培养出的五个子女在各自领域都建树颇丰,其中四位成为博士生导师,“兄弟四博导,夫妻双国医”这体现了徽州社会良好的家风家训,又是家庭教育的一段佳话了!
熟悉的名字还有黄忠诚,他生前是黟县宏潭乡塘田村村委会主任, 2016年“倒”在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分红的会议上。那些年因为陈主席联络扶贫包保的缘故,我经常一起到塘田去,有时是去看村里的道路拓宽硬化,有时去了解香榧的种植,更多的是去调研茶叶合作社建设进展,感受“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9月5日,黄忠诚倒在了他热爱的扶贫岗位上,时年46岁。陈主席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到村里去看望他重度贫血妻子和正在高三复读孩子,见面抱头痛哭的那一幕,是无法用言语去表达的,那是一起工作同事之间的深厚情谊。之后,陈主席把村书记方国斌叫到一起商量后事,“一定要把黄忠诚的事迹宣传出去,一定要要让忠诚走的安心”。2017年7月11日,省委作出追授黄忠诚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一线干部向黄忠诚学习。2018年3月,获评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
二楼展厅中还有许多熟面孔,龙守菊、王朋、金玉琴、潘桂森他们除了“中国好人”“安徽好人”的身份,在我看来更是多了一重政协委员的身份,他们是政协委员履职的优秀代表。龙守菊委员是党的二十大代表,2023年她亮出委员身份,参加黄山区融媒体《政协委员有话说》栏目,提出要“强化市场监管 保证茶叶质量”观点,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机结合,为太平猴魁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王朋委员热心公益,积极参与“田园徽州”品牌建设,通过直播带货等一系列举措有效助力徽州区东山藕产业蓬勃发展。金玉琴委员展现的是新时代黟县女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她是党的十九大代表,我们曾邀请她来市政协机关宣讲过党的十九大精神。潘桂森委员在新冠疫情期间组织“爱心小分队”,为防疫一线人员免费送过上千份爱心盒饭。还有很多熟悉的人和事,一一道来怕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们的善良与坚守,却如同点点星光,汇聚成照亮时代的璀璨星河。
看着这些人物的事迹,我不禁陷入了沉思。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并不是孤立的。他们,都是普通人,但正是这些普通人的坚守与奉献,才构成了我们社会的基石。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热爱,什么是善良。他们的精神,如同一股股暖流,汇聚成推动社会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
走出黄山好人馆,夏日的阳光依旧炽热而光亮。回望那座庄严的徽派建筑,它散发出的无尽光芒和力量,让我心中充满无限了敬意和感慨!
(李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