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持续强化高端平台打造,进一步突出以‘高端平台’和‘高端人才团队’为依托的人才引进。”“研究我市产教融合政策落地细则,出台更具操作性的产教融合细则方案,设计具有马鞍山特色的政策思路。”“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为毕业生创造更好的就业条件和生活环境,实现城市与人才的相互成就。”……今年10月份以来,为确保市委书记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工作取得实效,马鞍山市政协负责同志围绕“加快人才高地建设,促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题,会同有关提案者及相关职能部门,分4组分别深入各承办单位及县区、园区开展相关重点提案协助督办。
引才:多措并举引凤来仪
市政协主席吴桂林及相关负责同志围绕“引才”主题,认真了解提案内容,多次深入园区、企业开展调研,督促提案办理,共商招才引智大计。该市市委组织部等承办单位闻令而动,及时分解落实提案相关意见建议,进一步加大引才力度:政策引才,对标先发地区人才政策制定印发该市人才政策6.0版,常态化开展市领导慰问高层次人才工作,组织开展人才工作“登高”行动3.0版和县区委(工委)书记抓人才工作述职。活动引才,推进教育、医疗系统人才队伍建设18件实事,开展“人才马鞍山行”“才聚诗城高校行”等招才引智活动,组织企业赴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等40余所高校开展专项招聘活动。
育才:产教融合同“企”共济
市政协相关负责同志围绕“育才”主题,和相关提案者一道,深入职业院校、企业开展调研,实地了解学校、学生、企业家对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所思、所想、所为,共议推进产教融合、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市教育局、人社局等承办单位积极落实提案意见建议,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专业专注,开展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规划专项论证,围绕该市主导产业方向设置相关专业,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学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加快培养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急需紧缺人才,全市制造类专业在校生规模较上学年增加1398人。务实创新,进一步深入开展特殊技能人才技能评价改革,畅通特殊技能人才评价渠道,鼓励企业对生产一线有特殊技能、绝技绝活的特殊技能人才开展破格认定,全市职业技能自主评价资质备案企业达48家。
留才:创新创业筑巢“留”凤
市政协相关负责同志围绕“用才”“留才”,会同相关承办单位、提案者深入相关园区及高等院校,调研创新创业平台发展情况,鼓励更多高校学子留马就业创业。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等承办单位积极办理提案,进一步推动毕业生留马:扩平台,持续深化市与大院大所交流合作,促成泰尔重工与北京科技大学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市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共建技术转移分中心,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共建协同创新工作站。提服务,优化人才服务流程,制定人才引进、人才政策兑现流程,升级迭代“诗城英才”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行服务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常态化开展“我为人才办实事”活动,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