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的步伐渐渐加快,立冬已过,小雪节气如期而至。
小雪是冬天的第二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故用“小雪”来比喻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表示开始降雪,只是雪量小。古籍《群芳谱》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为甚而雪未大也。”这时候的寒气,还没有到最大的时候。所以雪量不大,只能称之为“小”。这就是说,到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而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古人在确定节气的时候,一般都将节气分为三候,小雪自然也不例外。小雪分为三候。初候,红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自小雪开始,彩虹便隐藏起来不再出现;逐渐阳气升上天,阴气降于地面;直至天地凝结、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小雪节气,民间流传着千年习俗,生生不息。民间有“小雪封地”之说,此时,虽然南北不一样,但人们都开始准备越冬的食物。北方有句俗语:“小雪收葱,不收就空。”此时,越冬的萝卜、白菜、土豆等都已收藏窖里,俗语还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节气的习俗还有腌咸菜,尤其北方,霜冻期长,漫长的冬季里除去萝卜、白菜、土豆老三样,腌制蔬菜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储存方式了。如腌雪里蕻、渍酸菜、腌小萝卜、小黄瓜、辣椒、豇豆角,这些都是北方人餐桌上的常客。
与此同时,在南方地区,其中腌腊肉就是小雪时节的“重头戏”。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因为到了小雪时节,气温急遽下降,天气也变得越来越干燥,正是加工腊肉的好时机。很多地方开始动手制作香肠、腊肉、晾晒鱼干储备起来,以待春节正好可以享用。
我国聪明智慧的祖先很早就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了节气对于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甚至节气的天气情况也与之有关。小雪即是这样,小雪时节的天气情况与来年的收成就息息相关。有农谚说“小雪雪满天,来岁是丰年;小雪不见雪,来年长工歇”;“十月小雪雪满天,明年必定是丰年”。显然,小雪节气的降雪,被认为是来年丰收的好兆头。而且还有“小雪节令阴有雨,来年害虫不吃米”的说法。降雪对农田土壤里的害虫、虫卵都可谓是毁灭性的,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来年农作物的病虫害。
小雪时节,清而不腻,爽而不寒,给人一种唯美的感觉,一如白居易所言:“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新酒、火炉、小雪,如此温馨的场景,怎能不让人把酒言欢呢?南宋高僧释善珍在其《小雪》诗中说得更为明了具体:“云暗初成霰点微,旋闻簌簌洒窗扉。”既然叫小雪,落点雪就再合适不过了。此时的雪,星星点点飘落也好,撒几把米粒也成,总之,点到为止,不可大,大了,就失了小雪的秉性。雪的形态呢,或半湿半干,或盐粒米粒,或六角散漫,即便是雨丝夹着雪花,也未尝不可。无论哪一种状态,都是对小雪节气恰如其分的呈现,也是上天对大地的一种感怀与倾诉。
小雪是冬天的惊喜,当第一片雪花飘落人间,当地面覆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一片片晶莹剔透的雪花,像天使一般轻拂大地,给人遐想,耐人寻味。
小雪,是个美丽且浪漫的节气。小雪来临,就意味着这一年快过完了。
“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在这静好的岁月里,愿我们与雪共清欢,愿我们与时光共从容。
岁月不老,温情不改。相信这个冬天,您等的雪会来。
(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