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承担重点协商课题任务中加强专委会能力建设
来源:芜湖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2024-11-28 09:18:23 责编:何小龙 朱媛

加强专委会能力建设,是进一步发挥专委会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前提。今年以来,芜湖市政协人资环委把承担市政协年度重点协商课题任务作为加强专委会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在遂行市委书记领衔的“提升融通层级,做强芜湖多式联运枢纽”重点协商议题任务中,着力磨砺提高组织协调、调查研究和综合创新能力,同时,又在全面提高能力中促进了重点协商课题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一、强化课题谋划,提高组织协调能力。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我们坚持学习先行,把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做好协商课题事前谋划工作摆在首位,在把准方向和优化方案上下功夫。一是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和多式联运发展的重要指示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用科学理论为指导谋划课题,确保正确政治方向。二是吃透法规政策。认真学习研究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法律法规、规划计划和决策部署;邀请市交通运输局、发改委、数据资源管理局等相关单位召开情况通报会,深入了解市情,确保课题谋划在大局下行动。三是组成精干专班。把市政协委员中有专才的委员找出来,并组成了以政协委员为主,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参加的精干工作专班。四是确定工作方案。把细化调研内容、选准调研单位作为制定工作方案的突出重点,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力求工作方案严密细致、切实可行。

二、强化工作作风,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是遂行协商课题任务的中心环节。市政协人资环委坚持以当“小学生”和“做学问”的态度,脚踏实地开展重点协商课题调查研究工作。一是保证调查研究的覆盖面。力求多调查、深调查研究一些单位,该跑的单位一个不能少;力求选准市外学习考察单位,取到先进单位的创新经验、成功做法的“真经”。课题工作专班先后走访调研了市内11个有关单位,实地考察了芜宣机场、芜太运河合裕段、长江(芜湖)航运要素大市场、芜湖塔桥多式联运基地、安徽共生物流指挥中心等,召开了市直有关部门、省及芜湖港航有关单位、芜湖塔桥多式联运基地建设相关单位、芜湖重点快递物流企业等8个座谈会;外出考察调研了长沙港、武汉阳逻港、鄂州花湖机场、南通通海港及兴东机场等,并及时收集整理了调研单位、座谈会议会记录和资料。二是大量占有相关资料。在赴中南大学进行专题培训的基础上,学习研究了2021年6月全国政协“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有关发言材料和安徽省政协关于芜宣机场航空货运枢纽建设调研报告,深入研究了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关于芜湖市多式联运枢纽建设的研究报告,同时,广泛收集了国内外有关多式联运枢纽建设发展特别是航空货运机场、航空新城建设发展有关资料,收集消化有关文件资料超过30万字。三是集智撰写建言报告。坚持把注重发扬民主与善于正确集中结合起来,把大会主报告撰写与大会其它发言材料撰写联动起来。认真总结、充分尊重市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有关实践创新成果,积极纳入建言报告;不拘泥于前期有关研究院的研究成果,而是把它作为一块基石;既虚心学习借鉴外地创新经验、成功做法,又立足全市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转化。完成课题建言报告初稿后,又多次征求各方面意见,反复推敲和修改,最后经市政协党组会、主席会研究形成协商报告(协商稿)。

三、强化质量意识,提高综合创新能力。政协建言献策重在质量。在重点协商课题实施过程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建真言、建新言、献良策。一是增强建言献策的前瞻性。注重既聚焦现实问题找对策,又立足长远发展提建议,切实放开眼界、放开思维,以“实”为基、用“新”破题。二是增强建言献策的系统性。注重多式联运的整体性,坚持“公、铁、水、空、数”五位一体,紧紧围绕集成融通要素、激活融通效能、提升融通层级,提出系统性对策建议。三是增强建言献策的精准性。力求把握全局、突出重点,把每个问题研究透,力求不重复提已有的对策措施,不提不合法、不合规、不合拍的对策建议,不提华而不实、大而化之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