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徽州天路”全线贯通的那天,歙县政协副主席,原狮石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曹健依然难掩内心的激动。“这条路通了,就彻底结束了山区百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那些限制狮石村产业发展的问题开始迎刃而解,这是一条‘致富路’啊!”
“徽州天路”全线贯通改变了山区百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歙县狮石乡狮石村地处歙县西南边陲,东连浙江省淳安县中洲镇,西接休宁县白际乡,地处边远深山,曾是全县重点贫困村之一。2017年4月,歙县政协副主席曹健主动请缨,来到狮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连任两届,驻村八年,他始终沉在村里,全身心投入扶贫事业,走村串户摸实情,建章立制抓党建,修路建桥解民忧,用心用情聚人心。满怀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在加快推进“和美共富狮石”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条“天路”改变一个村庄
狮石村坐落在歙县最南端,威风岭、啸天龙等十余座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携手低岭的地理环境,深藏于山中,守着好景色,却让狮石乡与外界交流十分不便。当年通的马路因前期没有进行地勘,后期缺少管养维护,再加上深山地质条件恶劣,经常发生塌方等地质灾害,几近废弃。外面的人进不来,山里的人出不去,行路难,成了曾经狮石人的痛。
坐落在歙县大山深处的狮石村。
“路不好,办公地也是租的,手机信号更是没有的。”八年前,曹健第一次踏足狮石村时不禁感慨。为了迅速掌握村情民意,他一家一家入户开展政策宣传,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和真实需求,并与村支“两委”交流,认真听取他们对村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到村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修好路,方便他们日常生产生活需要。
“要脱贫,就要修路。不管多难,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曹健表示,“我们来的初衷就是为了让这里尽早地摆脱贫困,尽早地发展产业,尽早地让老百姓富起来。”
在歙县政协的积极努力下,狮石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3000多万元,对曾经的“狮石公路”实施拓宽升级改造、绿化、安保。2021年9月底,一条宽6米,长28公里的“徽州天路”全线贯通,国庆“黄金周”内,近十万人齐聚这里,共同感受徽州天路之美、共享徽州天路自驾乐趣。
养好一条路,改变一方人。曾经村民去歙县县城,要从浙江上高速,经淳安县、开化县和休宁县地界,开车3个多小时才能到歙县,现如今,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就能从乡里到县城。
在“过龙岗”一段,曹健正与上海来的自驾游客戴先生一行交谈。
“修路就是要让村民出行山不再高、路不再长。”曹健说道。在“过龙岗”一段,曹健偶遇了来自上海的自驾游客戴先生一行,当得知这条公路是在他的带领下改造修建完成,戴先生热情地握上曹健的手,同行的游客也对他竖起大拇指:“了不起!打通这段公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
“红色动能”驱动“绿色发展”
2020年,狮石村提前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曹健开始思考如何让狮石村走上“致富路”。
狮石村周边10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数十座,有5000余亩原始森林、数万亩竹海,森林覆盖率高达98%,还有天然的硫磺温泉,良好的生态环境催生出多种特色农产品,如茶叶、箬叶、竹笋、高山土鸡、石鸡等。同时,在1927年,方志敏领导的工农红军就进驻狮石开展革命斗争,村里百余位村民参加红军,闯下了“百红村”的美誉。
如何将这些串珠成链?曹健综合了狮石村得天独厚的资源,定下了发展思路——围绕“三片叶子(红茶、箬叶、笋干)+一只红色乡村旅游金饭碗+一池康养温泉水”的想法,走“红绿”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基于当地红色基因,曹健带领县政协文化文史委成员,同当地乡村两级干部一起,挖掘党史资料,整理出当年红军在狮石发生的重大事件,建成村史馆,将红色故事以展板的形式在馆中展出。2019年以来,皖浙苏沪累计10余万人次走进狮石,接受红色教育,重温革命精神。
围绕“徽州天路”这张名片,曹健在狮石村以“微改造、精提升”为抓手,着力把“绣花”功夫做细做足。
“三片叶子”观景台。
完成“金饭碗”观景台、“过龙岗”观景台、“三片叶子”产业发展主题观景台建设;对“徽州天路”边坡进行治理、覆绿,并推出“三名”工程;狮石村利用废弃茶厂,改造成温泉居客栈;利用废弃民房打造狮突泉高端民宿群农家乐;利用废弃队部改造成高档红茶加工厂,壮大集体经济。
今年五月份,狮石村狮泉山庄开始营业,生意好的时候一房难求。狮泉山庄负责人毛秀霞介绍:“得益于曹书记争取资金筹建狮泉山庄,利用当地天然硫磺温泉打造康养民宿,他还带领我们去别的地方学习好经验、好做法。现在慕名前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开业几个月生意就很火爆。”
曹健正查看狮泉山庄周边基础设施建设。
村民程保富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早期主要经营土鸡养殖、土鸡蛋销售,后积极开办民宿,“生活是越来越好了,这两样每年收入能达到三十万元。”
现在,每年“五一”“十一”假期沿线游客都突破10万。全村笋干、箬叶、茶叶和民宿农家乐四项,每年直接收入突破1000万元,累计接待游客达43.2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超4000万元,发展态势愈发火热。
曹建正在村民家中走访,了解笋干销售等情况。
从一点、一线绘成区域共富的一大片
“我们已经从狮石村带动沿线歙县六个乡镇,逐渐辐射到周边其他地方。”曹健表示。
“徽州天路”贯通了从“千岛湖—街口大桥—长陔岭—红色狮石—中洲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千岛湖”的循环公路,沿途风光秀丽,有瀑布、竹海、茶园、云海、温泉等自然景观,还有红色旅游资源,被称为皖浙一号旅游观光道,来玩的外地驴友和摄影爱好者越来越多,沿线各乡镇完善基础设施,直接受益的群众达10万人以上,不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徽州天路”带动沿线及周边地区发展。
长陔乡洪新农庄老板毕新生正经营当地土特产销售,过去他一年卖山芋枣才几百斤,如今来往的人流量很大,销售山芋枣、山核桃等两三千斤以上。“山芋枣又甜又好吃,来玩的游客几乎进店必买,我还帮其他村民代销了不少。”他笑着说。
“我根据乡镇特色为其定位为红色狮石、画里街口、多彩璜田、品味长陔、灵动绍濂、烟雨王村,并打造出12个各具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曹健介绍,通过景点串联起来带动沿线乡镇同步发展旅游产业,真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今年11月19日,一场由皖浙两省的歙县、淳安县、休宁县三地政协搭台,沿线9个乡镇共同参与的“徽州天路”皖浙沿线乡村“区域共富”新安夜话活动在歙县狮石村举行。活动围绕着区域共富,倾听各方意见,凝聚发展共识,并协商成立三地九个乡镇“文旅产业发展联盟”,进一步推动区域旅游的深度整合与创新发展。
从狮石村到皖浙两省三县九个乡镇,曹健描绘的“以点成线、由线成面”的“区域共富”同心圆已然成型!
“驻”进心里 帮在实处
今年七月,曹健结束了第八批选派驻村干部回到了县政协,并荣获了“全省第八批优秀选派干部标兵”荣誉称号。“其实在2020年我的第一届驻村任期就结束了,但是挂心群众,我还是留下来了。”曹健表示,为了筑牢狮石村返贫防线,在狮石村村民的期盼中,曹健决定继续驻村。
驻村八年,他走遍家家户户,熟知狮石村每个角落,在狮石村村民眼里,这位驻村第一书记是“关心群众、吃苦肯干、能做实事”的好干部。村民余书苏说:“他在这里八年,我们这边的老人、小孩都认识他,都知道我们有个曹主席。”
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曹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23年7月,狮石村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山洪泥石流特大灾害,乡村公路挡墙冲毁1230余米,其中公路段冲断5处,沿路部分村民受灾严重。曹健第一时间赶往受灾现场,详细了解灾情后,立即协调县交通运输局、应急局等部门,积极争取资金修复道路、农饮管网,并及时对重点受灾群众发放救灾补助。
曹健正在清理灾害后受塌方影响的马路。
“曹书记干事很负责,要不是他协调帮助,我家在建的房子材料都进不来。”狮石村崔金娣是当时受灾群众之一,那段时间正赶上建造新房,灾后建筑材料全部被冲走,道路中断,她焦虑万分。但半月不到,基础设施灾后修复就基本完成,新购买的建筑材料及时运了进来。
“他在这里干事贡献大,也认真,之前还在修路的时候,就经常能看到他在路上来回奔走的身影。”崔金娣常年在这条路上跑运输,途中经常能遇见曹健,或是同村民协商山场,或是同工人交谈,或是查看项目进度,等“徽州天路”贯通后,曹健已在这条路上来回400多趟。
让狮石村党支部书记谢神忠印象最深刻的是,驻村期间,每年的大年初一,曹健都放弃休息在这里陪大家过年,在村里开展新春走访活动,看望返乡的旅外人才,并向他们介绍了狮石村一年来的发展变化,共商振兴狮石良策。在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曹健在徽州天路沿线乡镇,督导交通运营及志愿服务开展情况,并同沿线志愿者一起为游客送上一杯“暖心茶”。“他在这里实实在在干了事,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对他都非常尊重,大家对他的印象都是很好的。”谢神忠说。
村子环境美了,村民兜里鼓了,大伙儿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切都让曹健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虽然现在不驻村了,但基本上一个月还要来个三四趟,协调这一片的工作。”曹健表示,要抓紧一切机会助力乡村持续发展,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将进一步发挥政协的优势,紧紧围绕职责任务,尽职尽责为民服务,用心用情开展帮扶,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将工作干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江淮时报全媒体记者 陈妍 金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