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组组向好数据、一项项扎实工作,交出厚重提气的发展答卷。
当天下午,参加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委员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讨论中,委员们谈感想、谋实招、献良策,广泛凝聚共识和奋进力量。大家纷纷表示,将聚焦报告提出的11个方面重点工作,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以实干实绩不断谱写更新更美的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
成绩亮眼 催人奋进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经济总量跨上5万亿元台阶;城镇新增就业75.95万人,创历年新高;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4%……增长的数字,彰显了全省上下干中求进、变中求进、稳中求进的铿锵步伐。
“这个成绩确实来之不易,我们要为政府工作点赞!”省政协委员、安庆市新联会会长汪姜峰表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对于2025年的部署,他认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要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集群、国际影响力新能源创新中心、世界级先进光伏、新型储能集群等这些目标、措施催人奋进,鼓舞士气,他表示将认真传达学习报告精神,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做出贡献!
省政协委员、安徽创新人力资源研究院执行院长春梅说,报告非常重视民生福祉和社会福利方面,很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作为一名从事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工作的政协委员,报告里提到的2025年要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让春梅激动万分,也与她今年提交的《关于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助力人才强省的提案》不谋而合。她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发挥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作用,结合委员履职,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贡献智慧和力量。
“因为我来自企业,所以我能感受到这份报告的分量,很大程度上坚定了我们企业在安徽投资兴业的信心。”省政协委员、安徽丰原集团经济运行部项目经理陈寅莹说,企业的发展,往往跟当地的政商环境息息相关,这份政府工作报告所展现出的积极信号,也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如何提升安徽的国际知名度和促进国际旅游发展?
省政协委员、远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兼财务副总监桂子认为,安徽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独特,黄山、九华山等景点早已成为国内游客的热门目的地。她建议,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吸引外国游客;优化文旅宣传和旅游设施,提升外国游客的游玩体验;借助互联网平台提升安徽的国际知名度,将安徽故事讲给全世界听,让安徽走出去的同时也让世界走进来。
提振信心 倍增干劲
报告提出,下好创新先手棋,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坚持科技打头阵,锚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走在前列,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教育科技人才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科学技术打头阵,科学教育打基础。”省政协委员、合肥八中副校长蒋信伟认为,全省应进一步加大科学教育,统筹规划实施力度,试点创办一批科学高中,在进一步整合科学教育资源基础上,构建大科学教育新格局,深化育人方式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探究能力、创新思维和科技报国情怀,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早期模式,发挥科学教育在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上的基点作用。
省政协委员、蚌埠学院党委书记陈国龙表示,蚌埠学院作为一所以“工”为主的地方型应用性本科高校,我们将认真学习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政府报告中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我们将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紧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强化校地、校企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努力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我们高校的力量。
“过去一年我们安徽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为安徽人感到很自豪。”省政协委员、安徽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黄凤霞激动地说,作为一名文艺界别的省政协委员和在高校工作的文艺工作者,她格外关注科技如何赋能文艺创作。两会期间,她提交了《关于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文艺事业发展的提案》,建议在高校开设AI课程教育,加强文艺理论与智能技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让AI软件可为原创者创设个性化链接,以区别于AI作品,针对AI复制的同质化和侵权现象,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创作权,让AI科技更好拥抱文艺创作。
“一组组详细的数据、一项项有力的举措、一句句激动人心的话语,为高质量发展标注了新刻度。”对于第一次参加政协会议的省政协委员、安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永存来说,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令他格外印象深刻、信心倍增。当前,我省高等教育正处于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值国家出台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安徽高等教育必须抓住这个机遇,他建议,要以我省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战略定位为牵引,尽快实施高峰学科对标晋级、“双一流”学科培育行动,集中有限财力,重点投、投重点,争取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遴选中实现突破,加快构建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让更多安徽考生在家门口就能上“双一流”好大学。
满怀期盼 实干笃行
“这一年安徽的发展历程很不平凡!”省政协委员、亳州市政协主席汤涌感叹,过去一年,在全省发展大势下,亳州优势产业发展势头也很强劲。他表示,亳州市政协将在省委、市委坚强领导和省政协大力支持下,积极为亳州高质量发展建真言、献良策,集智聚力协助党委政府破解改革难点痛点堵点,助推改革“规划图”变成改革“实景图”。
省政协委员、马鞍山市政协主席吴桂林表示,马鞍山市政协将紧紧围绕全省中心工作和报告提出的重点任务,立足当地实际,围绕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省际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等方面,继续通过书记领衔督办重点提案、资政会、专题协商会等形式积极履行职能,广泛凝聚共识,在助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新业绩、展现新作为。
“一份份成绩单,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作为安徽人的骄傲和自豪,也更加增强了作为一名省政协委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省政协委员、芜湖市政协主席张东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省两会精神,聚焦推动与芜湖鸠兹科创湾等园区联动发展、加快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支持芜宣机场打造上海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副中心、提升芜湖省域副中心城市能级等,结合芜湖实际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的芜湖篇章。
“报告亮点纷呈、内容详实,生动反映了安徽建设工业大省、科技强省的使命担当。”省政协委员、宣城市政协主席吴爱国认为,报告对2025年的工作谋划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展现了我省“勇挑大梁”的决心和加快打造“三地一区”的信心。结合自身履职,他建议,我省在增强区域协调发展整体效能上,能够探索构建更多载体,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遥相呼应、同频共振,取得更多有价值的实践成果,助推安徽高质量发展。
报告明确2025年实施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其中包括镁基新材料产业的推广应用。这让省政协委员、池州市政协主席席峰感到兴奋。目前池州大力推进产业强市,全力打造一流的镁基新材料产业生产、应用、创新、人才基地。他希望省级层面继续支持池州镁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在省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补助、镁基新材料汽车轻量化配套示范基地、省级轻合金战新基地创建等方面予以关心。
(本报记者金珊珊 王悦 陈妍 实习生严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