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皖南"活态博物馆"大石门村
来源: 2025-04-22 12:44:14 责编:周晓东 刘鹤

在皖南天目山脉的褶皱深处,一座被时光打磨了千年的古村落正焕发新生——这里不仅是徽商传奇的起点,更是用稻草编织出神秘图腾的奇幻秘境。绩溪县扬溪镇大石门村近日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当我们走进这个山水环抱的"活态博物馆",发现每块青石板下都藏着一个待解码的文化密码。

大石门村坐落在天目山脉环抱的袖珍小盆地中,一条清澈的小溪穿村而过,如母亲的乳汁,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村民。这里的古建筑错落有致,散发着古朴的气息。其中,周家祠堂建筑雄伟,飞檐斗拱间彰显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湛的建筑技艺;古戏台曾上演过无数悲欢离合,承载着村民们的精神寄托;古桥横跨溪水,连接着村庄的过去与现在;古巷幽深静谧,每一块石板都诉说着岁月的痕迹。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大石门村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见证。

草龙舞是大石门村的文化名片,也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相传,500年前当地灾祸频发,百姓苦不堪言,村民们便用稻草制成草龙,舞动于街巷,以求镇灾除邪、风调雨顺。此后,每年中秋舞草龙成为传统。草龙长十八米,形象逼真,舞动时香火闪烁,舞者们步伐矫健,“摇头、摆尾、腾跃、缠龙”,舞姿多样,激情四溢,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近年来,大石门村以农业为根,文旅为翼,奋力推进乡村振兴。在农业方面,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紫茄种植、油菜、毛豆、薯类等种植业,通过“农村合作社 + 农户”的经营模式,扩大种植规模,提升农产品质量。村里还传承和发展传统木榨油工艺,创办传统木榨油加工基地,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承的双赢。

文旅融合是大石门村发展的新引擎。村里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优美的自然风光,打造特色古村落名片。修缮太尉殿、古戏台、周家祠堂等古建筑,保护古桥、古巷等历史遗迹,让古村落重焕光彩;打造象山水口生态景观,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融合,吸引游客驻足观赏。同时,积极对接高校,拓展研学旅游合作渠道,成功吸引安徽大学等10余所高校开展研学活动。学子们在这里探寻草龙舞的传承与发展,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古村落注入新活力。

大石门村在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弘扬新时代新风尚。利用古戏台开展文艺演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倡导文明新风,让古老村庄在新时代展现出和谐美好的新风貌。

从古老徽商的出发地,到如今乡村振兴的示范村,大石门村正沿着历史的脉络,迈向充满希望的未来。它将继续守护古韵,拥抱新风,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文/石道光  图/章晓璇 唐祖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