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政协优势” 擦亮“金字招牌” ——铜陵市政协扎实推进社情民意信息工作
来源:铜陵市政协 2025-04-23 11:30:20 责编:周晓东 朱媛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政协最具特色和优势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铜陵市政协持续擦亮作为全国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金字招牌”,让“小信息”发挥“大作用”,2024年全国政协采用23篇,省政协采用13篇,创历史新高。

高位推动强队伍。全面对标对表全国政协、省政协,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负责、相关委室实抓、全体委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与政协各参加单位、县区政协、各级各部门的联系沟通,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全员信息网络”。加强专业信息员队伍建设,在全市经济、科技、城建、环保、社会保障等领域,选聘42名新老委员和专家学者担任骨干信息员,确保社情民意信息来源的专业性与针对性。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每年举办两次专题培训班,有力地提升了信息员队伍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能力。建立专委会联系界别和委员工作室机制,9个专委会联系17个界别(界别联组)、市本级14个委员工作室,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收集民情、反映民意。完善市、县区(园区)、乡镇办三级报送网络,在全市81个“同您协商”委员工作室设立社情民意信息联络站和收集箱,拓宽信息工作“视野”和反映“视角”,委员渠道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占比达90%以上,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精益求精提质量。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把“立意精准、建议可行”作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根本遵循。树立“专精特新”理念,一体贯通“国之大者”“省之要事”和“市之重点”,全面学习全国政协、省政协优秀社情民意信息案例的选题视角、调研方法、撰写思路,确保反映的信息有高度、有深度、有准度。建立社情民意信息选题研判分析机制,秘书长会议每月开展选题研判会商,主席会议每季度听取工作分析汇报。依托“同您协商”履职平台和委员工作室协商阵地,举行信息策划座谈、信息选题会商等活动,开展针对性约稿、组稿。针对近年来家庭火灾事故不断、人员伤亡较多的现象,市政协委员撰写了《建议推广安装独立式感烟探测报警器,降低家庭火灾安全隐患》的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为党委政府办好民生实事、维护社会安定提供有效参考。强化对信息的系统归集、综合分析、多元转化,以“解决一件事”推动“解决一类事”。组织经济企业、科学技术等界别委员和专家学者,联合发改、工信等部门及相关企业,深入总结、全面分析铜陵在资源枯竭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淮南、淮北两市政协联合报送的《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入选省政协具有影响力的重要社情民意信息。围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这一国家重大文化工程,组织城建资环委和文化艺术界别委员开展联动调研,形成社情民意信息,被省政协信息专报综合采用,获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肯定性批示,有效畅通了“直通车”,架起了“连心桥”。

健全机制激活力。聚焦中心大局,助推党政决策落地落实,是政协社情民意工作的终极目标。健全转化机制。构建“选题策划、委员反映、领导批示、跟踪问效、通报反馈”全流程工作闭环,聚焦选题重大、操作性强,特别是党政领导批示的重要社情民意信息,主席会议成员率队开展跟踪督办。2024年市政协遴选出39篇涉及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生态、民生等领域的社情民意信息,赴市工信、教体、住建、公安等20多个市直部门及县区、园区开展回头看,促成一批意见和建议有效转化落实,推动委员建言“金点子”,结出高质量发展“金果子”。健全激励机制。制定《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实施意见》,完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考核办法》等制度,健全通报反馈、点评调度、考核激励等机制,将社情民意信息报送采用情况纳入委员履职考核,作为评先评优重要依据。每年在市政协全体会议上通报表彰优秀信息、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有效激发委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增强工作动力。通过“小信息”助力“大发展”,已成为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的广泛共识。

(董成林 涂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