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庐江县龙桥镇党委坚持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强化组织引领、村级资源、创新产业等方式,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深化组织引领,筑牢发展“底盘”。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明确乡镇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直接责任人,成立村集体经济工作小组,对辖区内13个村(社区)集体经济进行分析研判,逐村调研,制定“一村一策”,定期召开村集体经济发展调度会,坚持“一月一调度、一季一总结”,压实职责,确保工作抓实抓细。截止目前,召开调度会5次,梳理出村级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堵点10件,解决发展难题6件。建强人才队伍,从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优秀退役军人等群体选拔村后备干部7名。今年以来,选派4名村书记分别赴山东烟台和浙江嘉兴学习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先进经验。组织镇村年轻干部参加“年轻干部大讲堂”系列活动,通过专家讲解镇域内产业发展,让年轻干部深入了解辖区内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提升其产业规划和发展能力。
盘活村级资源,厚植发展“根基”。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村企联建”等模式,激活村级资源潜力,高山村大力发展金银花、烟薯25号等特色种植,发展稻虾产业,打造了苗种繁育、生态种养、精深加工、龙虾垂钓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带动乡村旅游和农产品销售。文旅赋能,助力村集体经济,依托“庐南川藏线”丰富的自然风光和资源优势,凌安村发展文旅产业,开发出野生葛粉、茶叶、笋干等特色农产品,积极谋划筹建竹文化基地和茶文化基地,推出竹文化、茶文化研学旅游项目,通过体验式旅游提升产品附加值。目前,龙桥镇有寨基山、凌安竹海、黄屯老街等景点,各类精品民宿4家、大众民宿5家,农家乐10余家,村集体经济实现稳步增长,走出了一条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创新产业模式,激活发展“引擎”。打造“物业+合作社”模式,激活社区发展动能。成立缺口社区利群专业合作社,依托红色物业资源,构建联动模式。带动50余名居民就业,承接10余项社区服务项目,拓展保洁、绿化等5类业务,月均经营性收入15万元,实现就业与经济“双提升”。深化村企合作,盘活闲置资源资产。组织村“两委”全面摸排辖区闲置资源,整合规划升级,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成功盘活闲置烘干房、老旧学校、农产品展销中心等出租项目8个,实现“沉睡资产”变现增值。深耕产业培育,以特色产业激活发展动能。凌安村打造100亩芦竹种植基地,吸纳5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月增收3千元。同时,与庐江高新区凯迪电厂建立合作,每月稳定供应500吨废弃竹制品等生物质燃料,为村集体带来月均20万元收入,实现村民致富与集体增收“双突破”,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李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