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挖土地潜能 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
来源: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5-05-31 08:37:54 责编:奚正喜 桑士宣 何怀光

近年来,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不断探索拓展盘活农村土地的路径,充分发挥农村土地资源的基础性、支撑性和保障性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重塑空间格局,绘就村庄发展新蓝图。优化村庄开发保护格局,结合亳州地区资源禀赋及乡村发展现状,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与农业发展规划的衔接,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对乡村振兴的引领及管控约束作用。目前,亳州市及三县国土空间规划已批准,对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及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进行了划定。同时,分类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已完成规划成果895个、完成审批15个,优化村庄开发保护空间格局,提升村庄品质及塑造乡土风貌。

二是深耕沃土赋能,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推动耕地提质扩量增效,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夯实农田质量,守护“大国粮仓”。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田间道路、灌溉排水等基础设施,推广土壤改良、有机肥替代等技术,2024年度省级下达的17.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目前已完成83.3%。通过综合治理,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切实增强了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产量将增长10%左右,有力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加强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及保障,一季度为8家农业经营单位和个人办理设施农用地备案21.63亩,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三是规范增减挂钩,激活土地资源潜力。严格实施增减挂钩项目,优化城乡用地布局,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与乡村建设协同发展。今年一季度,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实施及验收7个批次,面积2519亩。项目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城市建设缺地、农村建设缺钱、城乡统筹缺抓手、乡镇工作缺动力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及乡村振兴发展步伐,实现了保护耕地、保障用地、筹措资金、助推发展“四赢”。同时,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安排一定比例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用于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四是挖掘用地潜能,释放集体经济活力。深入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兴办企业审批工作,盘活集体建设用地资源,今年以来,审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17宗,面积145亩。审批工作的开展将农村闲置或低效利用的集体建设用地转化为生产要素,让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为企业发展提供空间,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有力引导农村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周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