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随想
来源:于有训 2025-06-03 14:29:23 责编:王悦 朱媛

你好,六月!新的六月,年岁将半,阳光鼎盛,夏日初好。六月的第一天,更是迎来了孩童们期盼已久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近日读古代诗歌,其中有不少是描写“童趣”的,这些诗歌既通俗易懂,又展现了孩童的活泼可爱。如大诗人白居易在《池上》曰:“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是说莲花盛开的夏日里,从小主人公撑船偷采白莲,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唐朝诗人胡令能在《小儿垂钓》曰:“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宋朝诗人杨万里在《闲居初夏午睡起》道:“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是说芭蕉分绿,柳花戏舞,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清朝诗人袁枚在《所见》中曰:“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是说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非常生动贴切。

由古诗“童趣”描写,回想50多年前我也是儿童,在这个充满童趣,充满阳光,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节日里,也祝愿我自己能回到童年。

属于童年的印记令人回味悠长,红橙黄绿青蓝紫,简直就是七彩人生。

儿时,湛蓝的天,洁白的云,清澈的河,甘甜的水,孩子们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仿佛一切都是那样的干净透明,一尘不染。

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浓郁的油墨香、清澈的荷花池,娇艳的大花坛,挺拔的杨柳树;课堂上,老师们倾情讲课的身影、学生们认真学习的画面、各小组激烈讨论的情景;比赛场,激情的对抗、矫健的身姿、相互的配合;同学间,偶尔的误会、释怀的笑声、熟悉的眼神......

来到校外,孩童们爬树掏鸟窝,下河抓鱼,捉迷藏,下河游泳,弹玻璃球,男孩打弹弓,小女孩跳绳,最好玩的是翻“东西南北”,里面写上有趣的字,谁翻到周扒皮,就会被弹脑瓜崩,那时的零食就是包米花,香甜崩脆。

每天放学后,大家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拿着自制的铁环,自定规则进行比赛,快乐的“老鹰捉小鸡”,总会有一个厉害的保护着,赐毽子、跳绳子是女生们的专属游戏。我们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写作业,讨论奇妙的问题;一起溜铁圈,捉迷藏;一起分享清凉可口的冰棍儿,好吃的爆米花儿……开心的笑声,银铃般悦耳动听……

回望往昔,童年那些点点滴滴的快乐,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苦乐参半的年华,终究是我们不能忘却的想念。

我们的童年,似一杯浓浓的咖啡,暖在你心窝;我们的童年,似一杯淡淡的茶,让你回味;我们的童年,似暴风骤雨的彩虹,五颜六色炫丽无比。

时光总匆匆,五月又再见。在这岁月的往复与更迭之间,人生一去不返。到底余年还余多少?所以心中也多了一些莫名的不舍,那浅而轻的时间痕迹,终将化作了满头白发和眼角眉梢的叠纹,伴我们余生或是老去。因此,我们应持只争朝夕的态度,老焕童真,童心常在!无论如何都要珍惜今天,展望明天!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尽享人生,快乐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