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庐江县龙桥镇锚定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目标,以 “农”“文”“旅” 三大领域为发力点精准破题,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面上开花”,勾勒乡村全面振兴的鲜活画卷。
以“农”为“切入点”,描绘产业升级“新画面”。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乡村旺。龙桥镇立足自身独特资源禀赋,推动农业生产不断升级,积极发展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引入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加速农业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延伸农业产业精深加工领域,助力提升初级农产品附加值,建成放马滩国家级农业示范基地、高山村虾尾加工厂、安定村竹制品厂等,完善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依托山地资源,大力发展稻虾、茶叶、中药材、竹笋等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农特产品品牌,形成“一村一品”虾稻米、桃花鸡、凌安竹笋等特色产品。同时,不断优化经营体系,大力推进高山为民合作社、缺口社区利群合作社,做强党建共富联盟,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等方式,积极构建“党组织+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完善经营体系,截至目前高山为民合作社带动村集体增收约50万元。
以“文”为“着力点”,翻开文化振兴“新页面”。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源泉。龙桥镇持续提升文化阵地硬件水平,精心建设、用心使用、细心维护村图书室、口袋公园、议事长廊等公共文化设施,建强用好镇村文化站,优化村(社区)文化广播点布局,织密文化传播网络。坚持丰富乡村文化供给形式,充分挖掘本地民俗、特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宝贵资源,通过创新设计和精心打造,持续举办黄屯舞龙灯、龙舟赛等具有浓郁本地特色的文化活动,传承特色文化。不断建强文化人才队伍,统筹推进“引才、用才、固才”工作,强化激励机制,为文化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利用上为乡野民宿”“竹安行里”等文化空间,传承竹编工艺、培养乡土“竹骑兵”,同时,依托“金盆梅园”活动基地举办乡村特色主题家宴大赛暨“美庐美食”评选活动,精选一批乡村家宴名厨。
以“旅”为“落脚点”,勾勒旅游助农“新局面”。农文旅融合发展关键在“旅”。龙桥镇持续优化精品旅游线路,整合金盆山绿梅园、放马滩稻虾产业园等基地,沿线开发生态休闲旅游路线,依托庐南万亩竹海、寨基山等自然景观,建设登山步道、观景平台及“近乡野・幽篁里”等精品民宿,完善周边配套设施,打造生态旅游新路线。以规模化标准化农业生产为基础,推动产业加速融合,打造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园,芦竹种植园、茶园,发展精品稻米生产、虾尾加工、茶叶加工等产业,推出“龙虾垂钓”“竹林寻宝”等体验项目,以特色旅游推动农业产品销路拓宽,加快农文旅深度融合。同时,强化共建共享,深化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整合盘活闲置土地资源,通过流转荒地、出租闲置农房发展茶旅融合、民宿经济等新业态,带动村民共富增收,截至目前累计发展农家乐、民宿、土特产店5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带动村民年均增收4000余元。
下一步,龙桥镇将持续以农为基、以文为魂、以旅为桥,系紧农文旅融合纽带,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不断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张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