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低空经济”新增长引擎
来源:魏志山 2025-06-23 16:11:53 责编:周晓东 朱媛

在农业领域,无人机在精准农业、农药喷洒、作物监测等场景的应用成效显著;在物流领域,依托无人机物流构建的低空运输网络,实现城乡物资高效流通;在文旅领域,开发低空观光项目,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创新发展。

作为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和长三角最大人口腹地,当前皖北地区正面临产业升级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双重挑战。在长三角一体化与淮河生态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叠加赋能下,低空经济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重点,皖北迎来破解发展困局的黄金窗口。皖北平原广阔、空域条件优越,具备发展低空经济的独特优势,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皖北资源禀赋高度契合。

在农业领域,皖北作为粮食主产区,无人机在精准农业、农药喷洒、作物监测等场景的应用成效显著,可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工业领域,低空经济催生的无人机制造、航空零部件生产等产业,正成为皖北制造业升级的新引擎。相关产业集聚发展不仅延伸了产业链条,更通过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如小型机场、起降点等,助力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为城镇化进程注入加速动力。在物流领域,依托无人机物流构建的低空运输网络,在皖北农村地区优势突出,既能加速农产品上行,保障特色农产品及时运往市场,也能推动工业品下行,实现城乡物资高效流通,有效破解了偏远区域“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在文旅领域,皖北丰富的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为低空经济提供了独特载体。开发低空观光项目,以空中视角打造差异化旅游体验,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创新发展。

为此,建议:

一、立足农业优势,构建低空服务体系。一是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区。在阜阳、宿州等产粮集中区域建设万亩智慧农田,部署农业无人机集群,实现播种、施肥、病虫害监测全流程自动化,降低农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二是搭建冷链物流空中通道。依托亳州中药材、砀山酥梨黄桃、怀远石榴、八公山豆制品、皖北牛羊肉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开通无人机货运专线,提升生鲜产品运输时效,降低损耗率。三是建立农情监测数字平台。依托省内气象遥感技术,搭建皖北低空遥感大数据中心,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作物长势,为农户提供精准种植建议。

二、挖掘文化资源,打造低空文旅矩阵。一是开辟淮河空中廊道。联通亳州古城、寿县楚文化遗址等文旅资源,布局低空观光航线,打造“俯瞰淮河”低空文旅IP。二是创新红色文化体验。设计淮海战役低空研学线路,运用AR无人机技术实景还原历史场景,构建沉浸式红色教育新模式。三是培育农耕文化体验项目。依托皖北平原四季景观,开发低空摄影、农事体验等特色产品,打造“云端观麦浪”等现代农耕文旅品牌,促进农旅融合。

三、依托区位条件,织密城乡低空物流网络。一是完善县域配送体系。在特色农产品主产区布局村级无人机起降点,开通低空生鲜直达服务,构建县—镇—村三级配送网络,破解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二是建立工业空中走廊。在重点经济园区开通无人机货运专线,替代部分重型货车运输。三是打造跨省物流枢纽。依托阜阳机场建设皖北低空物流中转中心,开通覆盖中部地区和长三角主要城市的无人机快递专线。

四、强化保险护航,筑牢风险防控体系。创新“保险+”模式,将保险保障深度融入低空经济,通过政府主导建立制度框架、政策引导完善配套措施,保险机构提供专业支撑,构建多方协同风险共担体系,有效提升市场主体风险抵御能力和参与积极性。在农业领域,开发无人机机身险+第三方责任险,采取政府补贴+合作社自费相结合的方式,覆盖设备损坏、操作失误导致的作物损失。在低空冷链物流领域,开发生鲜运输险,承保无人机运输中的温控失效、货物损毁。在低空文旅领域,开发观光项目综合责任险,涵盖设备故障、天气原因等方面的损失补偿。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