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相约去江西景德镇,一夜兴高采烈。曾经路过一次,那是去徽州休宁的二叔家。休宁的名字已在导航终点闪烁,直到“经公桥”的路牌掠过眼帘,家人突然笑出声:“这高速出口怎把‘休宁’二字藏得这般矜持?”话音未落,车已直行景德镇——导航误判,竟让我们与景德镇有过擦肩边缘。休宁的兄弟说:“三角形的斜边不走,非要走两直角边”。
烈日炎炎。早上七点半,车在杭瑞高速上划开热浪奔驰。空调的凉意与窗外流动的碧色山影在车窗上交织,一帧一帧的画面如幻灯片一般,不一样的山水欢喜着大家的心情。
友人说,高德地图显示那边办事的地方在浮梁县的三龙镇上,距景德镇市区十公里,距浮梁县城七公里。
一路高速,穿行在一个接一个的隧道里,最长的有3100多米,进入隧道就有警报响起,间隔一段响一下,提醒司乘人员聚精会神安全驾驶。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导航提示进入浮梁县域,从三龙镇出口下车,三龙镇的蝉鸣裹着暑气扑面而来。
我是第一次来,不管是景德镇还是浮梁,熟悉的都是地名,城市一概不知,如同婴儿第一次睁开眼一样,满是好奇。
甫一落脚恰遇一镇上老者,打听起三龙的由来,原来三龙镇因地处来龙山南麓,东邻盘龙山,南与黄龙山相望,村前有潭,有“三龙戏水”之说,由此得名。三龙镇历史逾千年,曾为浮梁商贸文化枢纽。三龙街位列浮梁古代四大古街,古时景德镇70%窑柴经西河转三龙街运输;芦田村石溪码头曾是西河贸易中心,箭塘青石雕刻工艺至今留痕瓷都街巷。深厚的商埠底蕴与古村风貌,为文旅开发提供独特资源。环顾四周,不禁肃然起敬。
浮梁建县始于唐武德四年(621年),因“溪水时泛,伐木为梁”而得名,距今已有超过1400年的历史。
友人说,下午前往浮梁古县衙景区,该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说得众人心里痒痒的。
七公里的车程一忽儿,进得景区才知晓什么叫大手笔,或者说当年钦赐五品县衙就是不一般,天下独一份,也是江南最富裕的县。
笔直的衙内官道两公里长,整个景区以五品古县衙和千年红塔为核心,被誉为“江南第一衙”。古县衙建于唐代元和十一年,县衙的建筑具有徽派与赣派相结合的特色,最具有特色的是县署里面体现封建等级制度建筑格局和内涵丰富的楹联。拥有钦赐五品县衙、宋代红塔、古城门楼、千年瓷坛、历史文化长廊、千禧良缘广场、哥德堡号、千年奇桂、中国最古老的天文计时仪器、明清官窑、浮梁茶馆等11个主要景点,是融历史、宗教、文化、民俗、观赏于一体的景区。
我们重点游览了浮梁红塔和古县衙,浮梁红塔原名“西塔”,始建于唐太和六年(832年),通高约50米,为七层六角楼阁式砖塔。塔身采用穿壁绕座式结构,兼具宗教功能与建筑艺术价值,被誉为“江西第一塔”。其砖雕工艺和榫卯技术,反映了唐代佛教文化与建筑技术的融合,2019年与古县衙同列国家级文保单位。浮梁古县衙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816年),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是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衙署。其布局严格遵循礼制,中轴线上依次为照壁、大堂、二堂、三堂等,展示了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运作模式,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官制的重要实物。
行走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先有古县衙后建起红塔,和友人交流的不仅仅是官衙的威严,更看出当年浮梁作为“瓷之源”和产名茶的富裕程度,皇上给予县衙五品的官阶也是“有为才有位”,文人墨客相继造访纪事,浮梁自唐代起便是全国瓷器和茶叶的重要产地。唐代白居易《琵琶行》中“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记载,印证了其古代茶叶贸易的繁荣。
此外,浮梁的瑶里古镇是景德镇陶瓷发祥地,现存67座古窑址和600处古作坊,至今仍保留制瓷工艺,被誉为“瓷之源”。诗人白居易的诗句不仅反映了浮梁茶叶商贸的兴盛,也揭示了古代商人逐利的社会现象。浮梁作为长江流域与北方茶商的重要枢纽,吸引了全国商贾,成为唐代茶文化传播的关键节点。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颜真卿、王安石、苏轼、范仲淹等文人。
颜真卿在任饶州刺史时,曾多次视察浮梁,并与友人一同品茗赏瓷,创作出了千古名诗《五言月夜啜茶联句》。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浮梁茶的品质,还是第一首将浮梁瓷与茶放在一起加以描绘的佳作。宋代黄庭坚曾在此题诗赞颂瓷艺,清代郑板桥亦留下墨宝。这些文化名人的活动,为浮梁增添了人文色彩,其诗词、碑刻至今散见于古县衙、红塔等遗迹中。
浮梁神奇的山水也孕育出了一批杰出的历史人物。如北宋高僧、诗人释了元,他是苏轼苏东坡的好友,此人天资优异,博通内外,工书能诗,尤善言辩,为佛教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是一场时空对话。我们了解到浮梁从20世纪60年代初曾撤县并入景德镇市,后于80年代末又复县至今,浮梁作为景德镇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核心发源地,承载千年瓷茶文化与历史,其典故围绕瓷茶文化、古代行政中心地位和文人墨客的足迹展开,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印记。
太阳西斜,金色的余晖洒在古县衙的屋檐上。大家一步三回头挪着脚步,有人流连地说着下次带家小一块还来。我知道,一定正在被浮梁古文化牵挂着不得不作出艰难的挥手。
华灯初放,坐在老街风野小院古色古香的长条桌前,和友人品着新鲜的轧啤,五味上头,心想着,又一次与景德镇擦肩而过,如同念念在兹的新娘,总算掀起了盖头一角,于是乎,舌苔上去除了酸涩味,满腔的轧啤竟有点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