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希松,196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芜湖春晖堂中医馆馆长,入选“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第八届安徽省道德模范”。
黄希松走上从医路,还要回溯到1987年。那一年他通过县里的乡村医务人员招聘,被分配到最偏远和艰苦的桃岭村,“赤脚医生”一干就是16年。他常年在田间地头坐诊,在大雪封山的深夜出诊抢救急诊患者的生命,为高龄和患基础性疾病的村民建立档案,保障着1100多名村民的身体健康。2003年,黄希松因工作出色调至黄村镇卫生院工作,他坚持每天5点到岗,早早就开始为患者诊断。前来就诊的从一开始的本地群众,到慕名而来的周边县区乃至全国各地的患者,有时黄希松一天的接诊量就超过100人。他恪守医德红线,只开“良心药”,近5年来为困难群众减免医药费10余万元。
黄希松最大的爱好,就是研学中医药典籍,7个版本的《黄帝内经》,光注解就写了14本笔记,记录了千余本病案。经三十多年的钻研和实践,他一搭脉便能准确地说出患者病情。他还摸索出六味汤加减方秘方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中医调理方法,练就运用中医治疗疑难杂症的专长。患者何大宝患肺部疾病被医院诊断疑似肺癌,四处求医无果。黄希松第一次接诊开了57.5元的中药方,服药20天后何大宝就感觉好转,再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就完全康复。何大宝逢人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点赞黄医生的医术高明。镇卫生院内也挂满了200多面患者送来的锦旗。
黄希松深知解患者病痛不如治未病、教预防之法。多年来,他放弃节假日休息,尽己所能弘扬中医文化,义务开展中医知识讲座、中医文化普及宣传200余场次,受益群众6万余人次。他牢记健康路上“一个不能少”,坚持为困难群众和老年患者开展中医义诊130余场次,受益群众3.8万余人次。
2024年10月,黄希松在芜湖开设春晖堂中医馆,作为芜湖首个青少年中医药教育基地,春晖堂中医馆也是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和发扬的重要场所,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情景教学、互动教学、集体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实景课堂”,为广大青少年观察认识中医药、开展中医药科普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也为中医药专业人员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将成为芜湖市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基层医疗中一支重要的中医力量,让广大市民群众能够在家门口看上名医,护航“健康芜湖”建设。“我将致力于服务大众健康,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为要,尽我所学、尽我所能为患者做好服务,在芜湖这片热土上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尽我的微薄之力。”健康中国工程数字化标准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春晖堂中医馆馆长黄希松表示。
从医近四十年,以中医治疗疑难杂症的专长而享有盛誉,黄希松累计接诊全国各地患者超10万人次,曾获“中国好人”“中国好医生”“安徽好人”“安徽省最美医生”“徽乡名医”“安徽省基层名中医”等荣誉,2025年5月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称号。
(奚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