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校企双主体育人 协同打造双导师队伍
来源:江淮时报 2025-07-22 18:11:39 责编:毛学农 王悦

李方泽发言(安徽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主要负责人)

近年来,安徽职业技术大学锚定“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建设目标,以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为核心,主动对接我省新兴产业,聚焦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构建“一体两翼”办学架构,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专业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达93%。依托13个现代产业学院、围绕9大核心领域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实行“一课双师”制,搭建双导师教学平台,推行“车间课堂+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实施订单班,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成效。

但我省校企双主体育人实践中依然存在一些困境:一是企业导师选派工作面临较大挑战。二是双导师制政策支持体系有待完善。

为此,建议:

一、加大政策供给力度。省直相关部门出台制度,建立和健全双导师准入机制,对双导师队伍的专业技术职称、学历、职业资格等硬性条件,制定实施细则,明确具体要求。设立专项经费或从职业教育财政资金中拨付资金,用于学徒师资补贴,鼓励更多优秀教师和技术精湛的企业师傅投入双导师队伍中。

二、提升导师育人能力。建立企业导师培训机制,解决教育教学能力普遍偏低的问题;落实学校导师企业实践机制,解决学校教师缺乏产业行业实践经验的问题。通过引企入校形式,搭建真实生产场景,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对学校导师,严格按照专业教师考核管理办法,从教学效果、企业实践和服务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对企业导师,依据员工岗位技能标准和学校兼职教师考核管理办法,考核其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和带徒工作成效。

三、健全导师供给保障机制。企业应加强与职业院校深度合作,前瞻性地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资金支持、资源共享、标准共建等方式,形成“需求对接—资源整合—协同培养”的闭环合作模式,切实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与适应性。构建校企双导师互聘共用机制,由校企双方共同作为聘任主体,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系统化的双导师聘任计划,组建专业化双导师教研室,定期开展联合教研活动,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建立科学的企业导师激励机制,由企业设立专项奖励基金,重点选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突出技能水平的骨干人才担任导师,通过多元化激励方式,充分调动企业技术专家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积极性,构建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企业导师队伍。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双导师”团队优秀事迹,提升影响力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