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合肥制造”跃向“合肥智造” ——合肥市政协聚焦加快提升制造基础能力建言资政
来源:江淮时报 2025-07-25 16:08:17 责编:曹昱 王悦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如何发挥合肥优势、补齐发展短板,加快提升制造基础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和新材料产业集群,合肥做出了有益探索。7月22日,合肥市社情民意座谈会召开。会上,市委主要负责人与政协委员、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加快提升制造基础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和新材料产业集群”主题协商议政、共谋良策。

据悉,社情民意座谈会作为合肥市委领导与政协委员面对面协商的高端平台,已连续举办23年,现已成为合肥协商民主工作的一张“特色名片”。

细数会议成果,不难发现,近年来,合肥市社情民意座谈会先后围绕做大做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大城市治理、打造重点产业集群、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等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深入开展协商议政,取得了一系列高质量建言成果。

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今年社情民意座谈会的主题是“加快提升制造基础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和新材料产业集群”。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说,“选择这一主题,主要有三点考虑:一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二是着眼于‘十五五’期间合肥制造业新的发展方向;三是补齐现有制造业短板,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协商议题确定后,市政协成立由相关市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参加的调研组,围绕全市6个高端装备产业细分领域和8个新材料产业细分领域开展调研。今年5月以来,课题组先后赴宁波、青岛学习考察,赴高新、经开等开发区实地调研,并函调学习深圳、苏州、广州等先进制造业十强城市经验做法,运用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工具辅助海量搜集分析相关资料,梳理形成调研报告,并广泛征求意见。

在当天的社情民意座谈会上,有关专家、政协委员和政协参加单位代表结合自身工作与调研实际,围绕加快打造高端装备和新材料产业集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高端装备产业是合肥工业经济发展的‘顶梁柱’,也是合肥‘创新高地’建设的‘主战场’。”合肥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黄海鸿建议,紧抓“智能化升级”,加速构建高端装备制造生态圈,着力打造“政产学研用”新高地,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

“镁基新材料作为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高端医疗器械等的重要原材料,发展空间大。”合肥市政协委员于静认为,作为原镁及镁基新材料重要生产基地,合肥应抢抓机遇,加强政策引导、技术创新,支持镁基新材料集群壮大,推动镁基新材料生产应用一体化发展。

合肥正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空之城”,在装备制造与应用领域已取得初步成效,针对当前面临的产业链不完整、应用场景不均衡等挑战,合肥市政协委员、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石红提出,筑牢低空装备制造根基,拓展低空装备应用场景,强化资金要素保障。

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就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力更生奋斗,靠自主创新争取。来自长鑫科技集团高级研发工程师武迪建议,要强化集成电路高端材料本土化供应,实施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庐阳区政协主席姚则邦提出,要加快高端仪器仪表产业创新发展,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合肥市政协委员徐朝霞同样建议,强化创新策源,构建高水平创新主体;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完善创新生态;提升产业链协同水平,优化产业融通发展生态……

在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后,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座谈会议题精准聚焦、调研系统深入、建议务实管用,相关部门要认真梳理、逐条研究、能用尽用,努力把建言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效。

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深刻认识发展高端装备和新材料产业的重要意义,继续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为谋划“十五五”产业发展思路和重点举措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地,助力“合肥制造”向“合肥智造”跨越。

(文:全媒体记者 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