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时节夏正浓
来源:月文 2025-07-28 20:28:05 责编:桑士宣 朱磊 实习生 朱玲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又迎来了大暑节气。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随着大暑的到来,我们走进了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节。

“暑”的意思是天热如煮,古人把天气热到极点称之为“暑”,那么“大暑”就是最热,气温最高,天地间热气蒸腾,犹如蒸笼。陆游的《苦热》云:“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这就是古人眼中的大暑。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里的“中伏”前后,此时烈日当头,蝉鸣聒噪,滚滚热浪席卷而来,是我国一年中高温日照天数最多、平均气温最高、出现极端高温的次数也最多的时候。

大暑同其它节气一样,古人也将其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湿溽暑,三候大雨时行。所谓腐草为萤说的是进入大暑,雨水勤,很多干枯的杂草树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腐化,夜里能看到萤火虫打着灯笼去杂草间寻觅。古人认为是腐草变出了流萤。所谓土润溽暑指的是大暑时节多雨,土地湿润,气温又高,很适合庄稼的生长。溽暑,盛夏也。夏之盛,在于高温、湿润,在于植物茂密、繁盛,在于生气葱茏。大雨时行,指的是这时节正是一年中雨水最多的时候,一会儿晴一会儿雨,飘忽不定。

盛夏时节,高温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禾到大暑日夜黄”,这时,收获水稻已经进入一年中最为紧张、最为艰苦的阶段。民间俗话说:“早稻抢日,晚稻抢时”“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箩”,可见此时收获水稻,刻不容缓。在江南一带,有谚语:“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  “伏里多雨,囤里多米” “伏天雨丰,粮丰棉丰”。还有“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所以在大暑炎热时节,滴雨似黄金。

大暑时节的傍晚时分,赏荷纳凉,最有情趣。我会到城南的三潭公园走走。潭中漫妙无比的各色荷花,与暮晚的余辉连成了一片,让人分不清哪里是荷,哪里是天,比古诗文中描写的还要好。到潭边散步的人都会被这里的荷花感染,微风吹过,阵阵馨香飘来,沁人心脾。碧绿的荷叶,多彩的荷花,随风而舞,层层叠叠,缓缓晕散开来,你置身于这绿波、花海之中,那感觉美妙无比!

我极喜欢唐代高骈的《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暑热天,风吹帘动,院子里的满架蔷薇,烂漫的开着,经风轻吹,清香流转,弥漫,飘散,氤氲了一院子的芳香。此刻乘凉,怎不销魂?我也很欣赏唐代诗人王维在《竹里馆》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所描写的意境。在植被茂密、清泉潺潺、古树参天、宁静清幽的深山里避暑,也真是消暑纳凉的神仙境地。

季节轮回,总会有酷暑难耐,其实,只要不浮不躁,浅淡心绪,心底自然会多出几份清凉。

大暑时节,夏正浓。夏季,一年最绚烂而耀眼的岁月;夏季,一年最热烈而张扬的时光。花,极尽明媚;风,极尽洒脱;雨,极尽酣畅;云,极尽清宁;蝉,极尽自由……一切都是生命靓丽璀璨的模样。

大暑的到来,属于这一年的夏日即将走到尾声,在如水的夜色中,随着清风吹来,收获的秋正向我们慢慢走近。

“大暑至盛,万物荣华”,若人生如夏,愿你极尽芳华!

(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