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安徽省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通过中国证监会备案,取得专板建设“准生证”。专板聚焦于服务我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能力,持续深化综合金融服务和上市培育功能。
自专板建设以来,受益于安徽专精特新专板多重政策叠加优势,专板上市培育成效显著,“育树成苗”作用初步显现。一年半以来,已累计培育2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新三板(14家挂牌、6家在审)、3家企业IPO在审。其中2025年上半年培育10家企业通过“绿色通道”申报新三板,绿色通道申报数量跃居全国第一。
一是高规格推动,构建转板政策体系。2017年8月,原省经信厅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谋篇布局,率先在国内创设专精特新板,落地安徽股交中心,并为专精特新板挂牌企业出台一系列培育服务惠企政策。2022年11月,中国证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出台《关于高质量建设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的指导意见》,安徽省抢抓政策机遇,高位谋划“专精特新”专板建设。2023年12月通过中国证监会备案,获准建设。2024年8月,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省工信厅、安徽证监局联合印发《安徽省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方案》,建立企业上市阶梯培育机制,落实安徽省推进企业上市“迎客松行动计划”相关财政金融支持政策,探索构建三四板市场制度型转板通道。
二是高标准建设,打造转板“后备军”。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省工信厅、安徽证监局充分组织协调和工作协同,高标准推动优质企业入板培育。目前累计推动109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入板培育,其中75家企业入选省级上市后备库,145家企业获得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2家企业获得制造业单项冠军称号,储备了一批优质转板后备资源。省股交中心全力构建“13520”特色服务体系,建立1个精细化服务团队,锚定培育、规范、孵化3个层级,深入开展融资对接、质量品牌、高管素质、专利赋能、规范上市构建5大提升工程,细化落实培训宣传、规范股改、上市辅导20项服务内容,全方位赋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高层次对接,助力企业快速转板。加强与高层次资本市场对接,深化与全国性交易所合作,深交所、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安徽基地先后落地省股交中心,为拟上市企业对接高层次资本市场提供全方位、一站式、个性化、高效率的服务。与全国股转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打通三四板制度性对接通道,通过“优先受理、快速审核、专人对接”机制,为皖企挂牌(上市)建立“绿色通道”,大幅缩短企业审核周期,最短审核用时仅20个交易日。
四是深化上市培育,夯实企业上市基础。实施“金种子”“银种子”企业培育行动,遴选优质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常态化组织开展“走进交易所”、“资本赋能”培训等各类活动近48场,搭建企业与监管机构、投资机构沟通桥梁,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夯实上市基础。集成优质平台资源,构建专业投行团队,创设上市专家公益服务团,联合交易所安徽基地,深入一线走访企业,累计走访303家次,覆盖全省所有地市,为企业上市把脉问诊、答疑解惑,打通上市培育服务“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安徽省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将持续完善综合金融服务和上市规范培育功能,优化“培育—辅导—申报—挂牌—上市”全流程服务,推动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登陆更高层次资本市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贡献“专精特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