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提案•好故事|胡建斌:一份提案“点燃”徽剧振兴之火
来源:江淮时报 2025-08-02 12:30:29 责编:陈维庭 何怀光

作为黄山市政协委员、提案委委员,自2018年1月履职以来,虽工作岗位几经调整,但我始终铭记政协委员职责,其中最令我欣慰的,便是推动徽剧振兴的提案实践。 

精准提案:让“活化石”重焕生机

提案工作的核心在于“提得准、办得实”。2018年初,我与黄山市文化委同事深入调研发现,作为徽州文化“活化石”的徽剧正面临传承危机。这种起源于明朝中期的声腔艺术,曾以“天下时尚南北徽池雅调”享誉戏曲史,1956年安徽省徽剧团的成立更奠定了其艺术地位。2006年徽剧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黄山市成为全国三个保护单位之一,2007年成立的徽剧艺术研究中心复排《断桥》《王昭君》等经典剧目,创作小戏《挑起一片天》还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胡建斌委员(图中)与黄山市徽剧院小演员合演节目

然而繁荣表象下,“台上振兴、台下冷清”的困境凸显:研究中心仅2名专业演员且年过半百,乐队、服装人员多为返聘退休人员,而省内同行已通过定向培养建立人才梯队。四十余年未招新演员的断层危机,让我们下定决心:必须以“招兵买马”破解传承困局。

多方协同:构建振兴“组合拳”

2018年1月4日,黄山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在市委、市政府会堂开幕。作为新任政协委员,我首次提交了《实施徽剧振兴工程的建议》第 329 号提案,依托市政协平台,我们通过大会发言与提案办理双渠道建言——

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推动恢复黄山市徽剧院建制,从文化系统划转23个全额事业编制,打破人才编制瓶颈;

推动定向培养计划。在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开设五年制“黄山徽剧传承班”,面向全省招生,优秀学员考核入编;

全力保障体系升级。争取市财政200万元改建徽剧博物馆,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培养经费,形成“教学-实践-展示”一体化传承链条。

徽剧下乡表演

这些建议全部转化为具体政策,市领导专门批示推进,徽剧振兴工程连续多年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与市委全会文件。

薪火相传:老树新花绽芳华

久久为功,薪火相传。徽剧振兴工程一直作为黄山市委、市政府文化传承的一项重点工程,从提案提出到提案办理,从市政府工作报告,到市委全会报告等,写在纸上,放在心上。

如今的徽剧艺术已焕发新生,在新时代绽放新辉煌。黄山市徽剧院年轻演员在乡村戏曲节上唱做念打惊艳全场;在黄山节及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他们成了“网红”,老外看了连喊“ok”。2024年,我再次提交《关于深入实施徽剧振兴工程的建议》,持续为这项文化遗产注入时代活力。

一纸提案点燃徽剧振兴之火,薪火绵延照亮传承之路。从提案纸到实景舞台,徽剧振兴的实践印证了“提案之力”如何彰显“政协之为”。这门古老艺术的传承之路没有终点,但那把由提案点燃的火炬,正照亮着非遗传承的更远征程。

 

策划: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 江淮时报社

记者:金珊珊 陈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