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江山多妩媚,从来诗酒最风流。诗与酒,宛若中华文脉中一对形影不离的情侣,历经数千年积淀,底蕴深厚,绚丽多姿。酒激诗兴,诗赋酒魂;把盏吟哦,赋诗佐酒。文人墨客笔下的诗酒相融,既是情怀的抒泄、友情的纽带,更催生出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酒文化。
诗酒之缘,历史悠久。《诗经·七月》便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吟咏。其后,更有无数千古佳句自酒中酿出:
陶渊明于《杂诗》中感慨:“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李白在《将进酒》中放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欧阳修于《醉翁亭记》中悟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问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陆游《游山西村》质朴温情:“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李清照于《声声慢》中诉说凄清:“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如此锦绣华章,不胜枚举。
诗中有真情,酒中有真意。得意时,痛饮千杯,把盏高歌,直抒胸臆;失意时,独酌三樽,对月低吟,聊寄愁肠。无论盛世欢歌抑或乱世悲鸣,酒总能点燃诗人的心灯,滋生出刻骨铭心的千古绝唱。古人为何钟情于酒?细览诗河词海,酒的功用可谓斑驳陆离:
酒能壮行。王翰见征人痛饮,慷慨悲歌:“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豪情之下,是视死如归的壮烈。
酒可话别。李白金陵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深情厚谊,尽在杯中。
酒会寄思。李白宣州登楼:“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烦忧如水,借酒难消。
酒解乡愁。李白客饮兰陵:“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行》)”美酒入喉,暂忘漂泊。
酒遣孤独。李白借月夜独饮,抒发孤寂情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无边寂寥,化作孤高清影。
酒可约友。白居易雪夜邀饮:“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质朴一问,暖意融融。
酒能践行。王维渭城送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曲》)”一杯薄酒,万千叮咛。
酒促谈心。高适客栈逢友:“相逢旅馆意多违……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途遥归不归?(《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未尽之语,尽在酒中。
酒以解忧。曹操对酒高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忧思难解,雄心未已。
酒助思国。苏轼登超然台:“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望江南·超然台作》)”故国之思,终归于珍惜当下,诗酒不负好时光——“诗酒趁年华”。此句诚为点睛妙笔,亦道尽本文精魂。
吾与诗酒,亦结不解之缘。
酒缘始于懵懂。在舅父家新居落成宴上,九岁的我“初生牛犊不怕虎”,竟与大队书记“斗酒”,一口猛灌半碗,虽醉卧三日,但自诩“虽败犹荣。”此乃鄙人饮酒之滥觞,自此与酒相伴。诗缘萌芽更早。幼时强记,过耳成诵。七岁那年,于庐江“万人大会”登台朗朗诵读,成童年唯一亮色。初涉诗词,始于初中课本;偶有习作,多在高中之后。潜心学诗,当在“退居二线”前后。此前曾和曾林兄《秋思》,略试笔锋。退下当年“五一节”,受同窗漆学敏夫妇盛邀,偕夫人同游六安,有感而作《七绝·难行天堂寨》《古风·六安颂》,归家次日又作《七律·巢湖颂》。幸蒙《巢湖报》副刊原主任朱鹤年老师与学兄曾林指点,诗作皆得刊用。自此一发而不可收,竟成痴癖。欣慰的是,迄今已有七十余首诗词获得各类奖项。检点拙作,酒诗甚多:
辛丑年《七律·咏大暑》尾联:“谁能共我三壶酒,我送仁公一扇凉。”
辛丑年《七律·耳顺之年有吟》尾联:“寄怀诗酒身心醉,无限风光在夕阳。”
壬寅年《七律·贺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凯旋归来》颈联:“别饮吴刚三盏酒,归尝王母一杯茶。”
甲辰年《八六子·小雪》有:“常思忆、白昼吟梅咏雪,黄昏饮酒行令。”
乙巳年《芰荷香·立夏》有句:“残霞夕照,正听取、蛙鼓河塘。且采晚笋盈筐。诗成酌酒,月浸回廊。”
乙巳年《忆旧游·五一劳动节感怀》有句:“铁肩担尽霜雪,虹气贯新元。任酹酒山河,人间笑语盈九天。”
类似之作,不下百首。故有文友戏称我为“无酒不成诗”的“颂酒诗人”。
诗群常有同题作业。拙作刊发后,时有好友评曰:“你的诗,比某某写得好。”我总含笑回道:“诗无达诂,文无定评。视角不同,境遇有别,年代各异,理解自有参差。你我挚交,厚爱之下,评判难免带些偏爱,切不可当真。”
偶有诗词见报或获奖,亦有好友叹惋:“你当年人在宦途,身不由己。若初出校门便专攻文学,或早已成文坛大家矣。”我却笑道:“若无半生官场阅历,不经世事风霜淬炼,笔下恐难有今日之诗文。”
一杯酒,一首诗。诗人将酒香注入字里行间。因酒,诗更醉人;因诗,酒愈迷人。“诗酒趁年华”是东坡穿越千年的豁达智语,亦是吾辈不负时光的生命回响。我愿以“白头仍少年”之心境,在余生岁月里,以酒会友,以诗传情,直至终老;更愿天下良友,莫负韶光正好,且温一壶美酒,与你我煮尽千古风流,共赴岁月长情。
(邓本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