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但从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起至今已有94年。在这90多年的时间里,有关中国抗战的书籍,可谓浩如烟海。安徽教育出版社今年出版的《烽烟记忆:珍稀旧籍里的抗战岁月》就是出自深海中的一颗夺目珍珠。
新书推荐
《烽烟记忆:珍稀旧籍里的抗战岁月》
钱念孙 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25年8月出版
《烽烟记忆》这部图文并茂的新著,从日本侵华的背景、九一八事变引发局部抗战、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十四年抗战历程、战时中国政治、战时中国军事、战时中国经济、战时中国外交、战时中国文化、抗战胜利与恢复十个方面,通过搜集整理、潜心研究珍稀抗战旧籍,用第一手史料,再现中华民族奋力抗战的英雄史诗,控诉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罪行。我认为,该书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题材重大。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伟大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与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在这样一个重要时刻,安徽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烽烟记忆》这样一部史料珍贵、角度独特、适合大众传播的抗战主题重点图书,既是向伟大胜利献出的珍贵礼物,也展现出安徽出版人不忘初心、守正创新的使命与情怀。
二是内容丰富。这本书从浩如烟海的出版物中遴选出20世纪20至40年代出版的近300部抗战题材珍贵旧书,通过展示和评述抗战当事人当时写、当年印行的珍稀抗战旧籍,客观还原历史真相,强烈控诉日军暴行,充分凸显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热情讴歌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精神。其中既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人在抗日战争期间出版的相关著作,如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著作,周恩来的《“七七”四年》,朱德的《论解放区战场》等;也有冯玉祥等国民党爱国将领有关抗日的著作,如冯玉祥的《察哈尔抗日实录》等;还有宋庆龄、章乃器、胡愈之等民主党派人士、著名学者的相关著作。所选作品从作者的角度,反映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争的结果。
三是创作精湛。该书作者钱念孙先生,是我仰慕的师长,现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合肥市收藏家协会会长。作为安徽学术界的代表,他治学严谨、著作等身,作品获得过“中国最美的书”和“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荣誉,深受读者青睐。他对抗战时期的珍稀旧籍有深入、系统、独创的研究,旨在还原中国抗日战争力量组成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同时对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出版发行机构编印的红色书籍进行深入考证,力求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中国现代出版文化史与教育史的全面研究提供宝贵的原始资料并呈现其独特参考价值。
四是编排合理。该书采用“总括介绍—重点单列—分类陈述—总结展望”的框架结构,每章之中的珍稀旧籍基本以印行时间为序,展示版本信息,旧籍封面与内页选摘均大图编排,文章讲解精准、分析评论精当、作者介绍精练、序言后记精彩、呈现方式精巧,有关表述遵循出版规范,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引述和相关报道的摘录符合客观事实。作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向广大读者深情展示了中华儿女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
《烽烟记忆》收入的这近300部图书,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都是值得一读的著作。我觉得其中有一本书值得特别提及,那就是由澳大利亚人田伯烈所著的《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作者当时是英国《曼彻斯特卫报》驻中国记者。他写这本书可以说是出于偶然,书中序言说:“去年十二月间,日军攻陷南京后,对于中国的无辜平民,枪杀奸淫掳掠,无所不为。我以为身为新闻记者,职责有关,曾将所见所闻的日军暴行,拟成电稿,拍发孟却斯脱导报(MANCHESTER GUARDIAN)。不料上海日方的电报检查员,向当局请示后,认为内容‘过于夸张’,加以扣留,屡经交涉,都不得要领。于是我决定搜集文件凭据,以证明我所发电稿的真实性,结果我从最可靠各方面获得许多确凿的凭据,同时发觉事态之惨,殊出人意表,因此我才想到这些凭据大有公诸世界的必要。这是我写成本书的原因及其经过。”
这本书系作者在耳闻目睹的基础上,收集私人信件、日记和相关报告及文件串联而成。作者在序言中大胆宣称:“力求真确,不存偏见。”“所有信函及文件的原本或副本,均经亲自审阅,妥为保存,所有照片影片及其它物证,也都可复查。”正是如此,郭沫若为该书作序并赞扬该书:“这样公平的客观的写照在我们自己是很难做到的,深赖明达的编者与本书中对于编者提供出宝贵资料的国际的友人们,冒着莫大的危险与艰难,替我们做出了。这儿不仅横溢着人类的同情,这儿更高张着正义的呼声。”
《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出版之时,恰逢全民族抗战一周年,可以说既是一种很好的纪念,也是一种很好的呼吁——呼吁全国军民从悲愤中焕发力量,与日本侵略者作最坚决的斗争。书中的文字和所附的几十幅揭露日军暴行的照片,阅读之下,每每令人发指,这是第三方提供的日本侵华罪行的有力证据,更是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的铁证。
《烽烟记忆》将我们带回了那个炮火连天、英雄辈出的战争年代,让我们有幸与这些珍稀抗战旧书相晤对话。正如钱念孙先生在书前序言所述:“翻阅这些发黄发脆,甚至一碰就掉渣破损的文献史料,我不仅对日本侵略者曾经的狂妄野心和滔天罪行义愤填膺,更对我们伟大民族在血腥抗战中所创造的英勇伟迹感佩不已。”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让我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审 李红喜)